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民国政府要人与中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民国政府要人与中医
[复制链接]
356
|
0
|
2015-11-21 2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历史是由群众缔造的,但关键人物的一笔往往特别醒目。在中医的近代发展中,民国政府首脑要人们的态度堪可玩味。
孙中山“不服中药”识中医
众所周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早年学西医毕业,曾在澳门和广州行医,后来才放弃医务投身革命事业。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他对中医是什么态度呢?
“予平生有癖,不服中药。”这是孙中山曾对著名中医葛廉夫说的一句话。1925年元旦刚过不久,孙中山先生病情加剧,中外医生诊治之后,认为必须手术。但是此时孙中山先生年已六十,家属和部下都担心他体力不支,不能决定。1月24日,孙中山与葛廉夫见面,说了上面那句话。
但这句话,并不表明孙中山厌恶中医。他开门见山向葛廉夫表明自己“不服中药”后,接着又说自己“常喜聆中医妙论”,请葛廉夫“以中理测我病机”,又请葛廉夫拟一中药方。葛氏开了一剂复脉汤加减,并为孙中山解释了用药的机理。孙中山说:“我平生未服过中药,恐不能受。欲以君之药方,转示西医,使师君之法,改用西药,以为何如?”葛廉夫说:“鄙人不知西医、西药能代与否,不敢妄答。”最终,孙中山未服葛廉夫的中药。
1 月26 日上午,孙中山入住协和医院进行手术。打开腹腔后,断定是肝癌晚期,无法施治。所以在将肝部的脓吸出以后,只好缝合起来。2月17日,刘瑞恒正式以英文通知家属,认为已无法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家属们主张试行中医治疗。但孙中山认为:“在医院受西医诊视,而阴服中药,以不诚待人,此绝不可以。如必须用中医,须迁出医院再议。”2月18日,孙中山办理出院手续,迁至铁狮子胡同行馆。有人推荐中医陆仲安,陆仲安诊视后,处以益气养阴柔肝方。孙中山服药后,身体状况大为好转,脚肿消尽。后来孙中山腹水严重,江苏中医王子贤又为其处方“五皮饮”加减,服后小便通畅,症状减轻,孙中山赞许说“中医有中医的特长”。然而由于病情无可挽回,孙中山在3月12日辞世。
从孙中山临终的经历和态度来看,他所说的“不服中药”,并非因其“不科学”而抵触,纯粹是一种个人习惯而已。因他曾是西医,平时有病自己即已解决,所以未用过中药。但显然他对中医药的理论很有兴趣并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最终也接受了服用中药。
汪精卫的摇摆两端
孙中山临终前,汪精卫一直侍奉在其身边。请中医为孙中山诊病,他也是同意的。当时,西医汤尔和在《晨报》上发表《关于孙中山病状的疑问》,质问说:“我敢放肆说一句,中医要讲医理那是完全站不住的……这种‘数典忘祖’的朋友,如何把生命交给他制裁?”
当时的汪精卫立刻回击汤尔和说:“凡是有科学思想的人,都是很虚心的,都知道现在的科学对于世界万物所知道的还很少,所不知道的还是很多。”拒绝尝试中医,无异是“顽固派”。
可是,如此为中医仗义执言的汪精卫,却在1933年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国医条例》时发言说:“国医言阴阳五行,不重解剖,在科学上实无根据,至国药全无分析,治病效能,殊为渺茫。本人患病经验,深受国医国药之误,主张纯采用西医西药,根本废除国医国药,凡属中医,不准执业。全国中药店,限令歇业。”
汪精卫主持的行政院一直阻止《中医条例》的通过。不过,在1935年他母亲被名医施今墨治好之后,他对中医态度又一次大为改变。在抗战时投敌后主持伪政府期间,也未采取限制中医的措施。这些情况此前已作介绍。
汪精卫后来也找中医看病,还因此衍生出有关他死因的一种民间版本——传说有位爱国中医“刘一帖”,利用汪的信任,给他贴了用毒药制成的膏药,令其伤重不治。
孙中山
,
领导者
,
先行者
,
广州
,
广东
相关帖子
•
白云花根
•
波罗蜜
•
槟榔花
•
扁藤叶
•
扁藤
•
巴豆树根
•
变叶榕
•
中西医结合让血压降得更平稳
•
火罐的种类
•
皮肤癌治好要多少钱 广州哪一个医院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