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夏至民俗里的中医文化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夏至民俗里的中医文化
[复制链接]
169
|
0
|
2015-11-21 20: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今年6月22日是农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许多习俗都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关。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说它“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夏至节,未成年的孩子要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这苋菜被誉为“补血菜”、“长寿菜”,《食疗本草》说它能“补气除热,通九窍”,《滇南本草》说它能“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葫芦在我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滇南本草》说它“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润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可见古人葫芦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
在我国有些地方,夏至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有一种观点还认为端午节源自夏至节。故而在陕西等地,夏至还有食粽子的民俗。从中医饮食的养生观点来看,粽子具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其中的大枣补中益气,栗子补气健脾、益肾。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意思是人们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粤桂“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别录》言狗肉“主安五藏,补绝伤”,《医林纂要》说它“补肺气,固肾气,壮营卫,强腰膝”。中医学认为,常食狗肉,对于脾肾之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软弱、寒疟及败疮久不收敛等症,很有裨益。
夏至气候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因此在江苏等地方有食三鲜的习俗。常食的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杏仁。前已谈到,苋菜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通利二便,利窍止血等功效;《群芳谱》载蚕豆“快胃、和脏腑、解酒毒”,能“健脾、除湿、通便、凉血”;《本草纲目》说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树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名医别录》谓樱桃“主调中,益脾气”,《备急千金要方》还说“樱桃味甘平,涩,调中益气,可多食,令人好颜色,美志性”;《随息居饮食谱》中讲述“梅,酸温,温胆生津”,其味酸涩,长于收敛,能敛肺止咳,可治肺虚久咳不止,又能涩肠止泻,治疗脾虚久泻;香椿有开胃爽神、祛风除湿、止血利气、消火解毒的功效,民谚云:“常食香椿芽不染病。”
川北旺苍县一带夏至节还有煮粥喝茶的习俗。人们常用荷叶煮粥,荷叶香气清芬,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食少腹胀等症。有的人家还用冬瓜煮粥,陶弘景说冬瓜“解毒、消渴、止烦闷,生捣绞汁服之”,此粥适用于暑热烦闷、水肿、肺热咳嗽等病症,可起到清热利尿作用。煮茶用料多为竹叶,《食疗本草》载竹叶“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重庆堂随笔》谓其“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暑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另外,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饮食中有吃大蒜的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叶梦得《避暑录话》上记载一则以蒜疗病病例:“有人暑月驰马赶路,落马堕地欲绝,急命人以蒜汁灌下,顷刻而醒。”
夏至还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风湿病、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过敏性咽炎等疾病的患者,常趁此时节用外敷配合汤药、针灸的方法,进行冬病夏治。中医认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治疗某些属于寒性的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改善,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夏至节还有许多禁忌。《清嘉录》载,夏至日“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就是说,夏季要夜卧早起,“养收气阴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中医药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明宝库中璀灿的瑰宝。夏日酷热,这些民俗里的中医药文化却像青翠绿叶片片绽放,阵阵清凉之意沁人心脾。
中医药
,
面食
,
民间
相关帖子
•
胃淋巴瘤能治好吗 患者要注意什么
•
白血病m2能活多久 怎样才能活得更久
•
白血病如何用中医药诊治 患者能存活多久
•
中医治疗白血病的书籍有哪些 中医怎么治疗白血病
•
白血病的中医药如何诊治 如何预防白血病
•
西医怎么治疗淋巴瘤 民间治疗的偏方有哪些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岚峰pisce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