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朱元璋与凌霜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朱元璋与凌霜侯
[复制链接]
162
|
0
|
2015-11-21 21: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传说朱元璋幼时家贫,常以乞讨为生。一年秋天,几天没讨到东西吃的朱元璋饿得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突然眼前一亮,发现废墟上的一株柿树上结满了金灿灿的柿子。朱元璋爬到树上摘柿子吃,总算得以果腹。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一次领兵打仗再次经过,发现那株柿子树依然挂满果实。想到这株柿树曾救过自己,便把身穿的红色战袍披在柿子树上,封它为“凌霜侯”。
明《嵩书》中载有:“戌午大旱,五谷不登,百姓倚柿而生。初冬削柿作饼,鬻钱完赋,即以批曝于杂橡实、荆子磨面作糊啖之,遂免流移。”可见朱元璋饥时吃柿很可能确有其事。
柿子,又名鲜柿、绿柿,秋冬季采收,经脱涩成熟后食用。柿子可制成柿饼、柿干等食用,柿饼表面的白色结晶体称为柿霜,润肺力强。中医认为,柿子性味甘、涩、寒,入脾、胃、肺经,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养阴止血之功,适用于燥热咳嗽,痰中带血,胃热伤阴,烦渴口干,痔疮下血等。《名医别录》言“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本草经疏》言“鼻者肺之窍也,耳者肾之窍也,二脏有火上炎,则外窍闭而不通,得柿甘寒之气,俾火热下行,窍自清利矣。”《随息居饮食谱》言“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本草纲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止嗽,止血之功”。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空腹食柿子。柿子含大量的柿胶酚、单宁、胶质,这些物质遇到酸会凝结成不能溶解的硬块,大的硬块停留胃内形成“胃柿石症”,轻者胃疼、恶心、呕吐,重者会引起胃出血或胃穿孔。此外,柿子不可与螃蟹同食。《本草图经》言“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饮食须知》言“同蟹食,令腹痛作泻,后呕吐昏闷。”
朱元璋
,
传说
,
柿子
相关帖子
•
上古名医-雷公
•
宋金元名医--戴思恭
•
上古名医-伯高
•
上古名医-岐伯
•
上古名医-黄帝
•
上古名医-神农氏
•
藏象学说的形成
•
宫廷秘方--“玉女补乳酥”
•
气功文化先秦著作
•
白血病人能吃柿子吗 如何中药调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冥朝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