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复制链接]
查看338 | 回复0 | 2015-11-21 2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古文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医古文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偏义复词,正确理解偏义复词,对学好中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利害 义偏于“害”,意为“危害”。语出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丹溪翁传》:“人有邪恶非正之问,是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血脉 义偏于“脉”,指“脉象”。语出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入,视病,出,董安问于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引,七日而寤。”
    痛痒 义偏于“痛”,意为“痛苦”。语出蜀汉.陈涛《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竞死。”
    异同 义偏于“异”,意为“不同”。语出元.砚坚《医史.东垣老人传》”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草备尝,以水济水,竞莫知为何证而毙。”
    轻重 义偏于“重”,意为“紧要”。语出清.唐大烈主编的《吴医讲汇》:“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训,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
    开合 义偏于“开”,意为“睁开”。语出清.陆以湉编著的《冷庐医话》:“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得失 义偏于“得”,意为“收获”。语出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
    难易 义偏于“难”,指“难处”。语出自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由是编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
    口体 义偏于“体”,指“身体”。语出金.张从正《儒门事亲》:“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
    昼夜 义偏于“夜”,指黑夜。语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悽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救赴,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浅深 义偏于“深”,谓知识渊深。语出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浅深与否观其博,而强辩者实似之。”
    经权 义偏于“权”,意为“权变”。语出同上“得稳当之名者,有躭阁之误,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
    皮质 义偏于“质”,指“本质”,文章中意为“德性”。语出同上:“唯是皮质之难窥,心口之难辨,守中者无言,怀玉者不衒,此知医之所以为难也。”
    心口 义偏于“心”,指内心。语出同上:“唯是皮质之难窥,心口之难辨,守中者无言,怀玉者不衒,此知医之所以为难也。”
    生死 义偏于“生”,指生命。语出《黄帝内经.素问》:“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