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古医籍辑“海”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古医籍辑“海”
[复制链接]
182
|
0
|
2015-11-21 21: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髓海:指脑。髓上能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故脑为髓海。
2.血海:指冲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王冰注:“冲为血海指肝脏。《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
3.气海: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汇聚发源之处。《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是气功意守部位的名称。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
4.水谷之海:指胃。《灵枢.五味篇》曰:“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由于是饮食汇聚的场所,水谷之气发源于胃”,因此,《灵枢.海论》曰:“胃者,水谷之海。”
5.十二经之海:指冲脉。因为冲脉起源于胞中,并在此分为三支,与其他经脉有广泛的联系,有总领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故《灵枢.海论》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
6.经脉之海:指冲脉。语出《针灸甲乙经》:“冲脉者,经脉之海也。”
7.经络之海:指冲任脉。《灵枢.五音五味篇》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行背里,为经络之海”。
8.阴脉之海:指任脉。因为足三阴在在小腹与任脉相交,左右两侧阴脉通过任脉而相互联系,总领一身之阴经,故名。
9.阳脉之海:指督脉。因为督脉循行于肛背之中,上头面,诸阳经该交会于此,具有调节全身经气的作用,故名。
10.五脏六腑之海:指冲脉。《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曰:“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指胃。《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11.玉海:指膀胱。素有“津液之腑,为州都之官”之称。亦是推拿部位名。《小儿推拿广意》之膀胱亦即玉海,位于小指近端指骨的腹面,治大小便闭等症。
12.气海俞:经穴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腰痛,月经不调等症。
13.照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素问.气穴论》称阴足乔,属足少阴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足乔脉,主治咽喉疼痛、失眠、月经不调等症。
14.海泉:经外穴名。出自《针灸大成》。位于舌系带中点,主治消渴、呃逆等。
15.少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合穴,主治心痛、上肢麻木挛痛等症。
16.小海: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合穴,主治颊肿、颈项肩臂疼痛、耳聋等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