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内科
›
阴虚火盛型内伤发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阴虚火盛型内伤发热
[复制链接]
536
|
1
|
2015-11-23 17: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症状:午后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两颧红赤,盗汗,口干咽燥,或大便干结,舌少津或干或有裂纹,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导致阴精亏损,水不制火,虚火内生。
治则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或秦艽鳖甲汤加减。银柴胡12g,胡黄连9g,秦艽10g,鳖甲(醋炙先煎)15g,地骨皮12g,青蒿(后下)12g,知母10g,甘草6g。加减:阴虚较甚,加玄参12g,生地黄15g,龟甲(先煎)15g,制何首乌15g以滋养阴精;虚火上炎,扰动心神而见心烦、失眠、多梦,加炒酸枣仁15g,柏子仁12g,远志9g,夜交藤15g以养心安神之品;兼有气虚而见有头晕气短,体倦乏力,加北沙参12g,麦冬12g,五味子6g以益气养阴;盗汗较甚,可去青蒿,加牡蛎(先煎)15g,浮小麦12g,糯稻根9g以固表敛汗。若热病后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予青蒿鳖甲汤以养阴透热。对于阴虚发热,可根据脏腑阴虚偏甚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基础方剂。如:心阴偏虚而兼见心悸怔忡、手足心热甚、舌尖红、脉细数或促,可选用加减复脉汤、天王补心丹;肝阴偏虚而兼见眩晕、易惊、肌肉瞤动、胁肋疼痛、脉弦数,可用归芍地黄汤或一贯煎;脾胃阴虚偏重而见口干欲饮、不思饮食、大便燥结、舌干或生疮、脉细数,可选用北沙参麦冬汤;肺阴偏虚而兼见干咳、少痰、声音嘶哑、鼻燥咽干、咳血,可用百合固金汤或清燥救肺汤;肾阴偏虚而兼见腰膝酸软、颧红、遗精,可以选用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根据发热的情况,酌情加入清退虚热之品。若单用滋阴清热方药而热势仍不退者,在滋阴清热方剂中,酌量加入温而不燥的助阳之品,如淫羊藿9g,菟丝子12g,锁阳9g,肉苁蓉9g,巴戟天12g,鹿角胶(烊化)9g。
地骨皮
相关帖子
•
鳖甲养阴煎
•
鳖甲散
•
安荣养胎汤
•
治疗咳嗽偏方几则
•
淋证(肾盂肾炎)验方秘方
•
治气管炎秘方
•
咽干咳嗽验方
•
巧用中药治糖尿病并发症验方
•
治脱发验方
•
肉瘤肺癌有什么治疗偏方 肺癌有遗传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8-9-23 00: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会员之家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