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寒内盛外感邪风型疟疾

[复制链接]
查看415 | 回复1 | 2015-11-23 19: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因病机:寒疟者,缘于先受阴寒,或沐浴之水寒,寒气伏于肌腠之中,复因外感邪风触之而发。正合经云: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
    证候表现:盖寒疟之脉证,弦紧有力,寒长热短,连日而发,或间日而发,发时头痛微汗,或无汗干热
    治则治法:此当遵古训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旨,拟用辛散太阳法治之。如寒热按时而至,方可继进和解
    误治:今人不别何经,动手概用小柴胡汤,则误甚矣
    出处:《时病论》.卷之五(卷).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大意(篇)
    原文:寒疟寒疟者,缘于先受阴寒,或沐浴之水寒,寒气伏于肌腠之中,复因外感邪风触之而发。正合经云: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盖寒疟之脉证,弦紧有力,寒长热短,连日而发,或间日而发,发时头痛微汗,或无汗干热。此当遵古训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旨,拟用辛散太阳法治之。如寒热按时而至,方可继进和解,今人不别何经,动手概用小柴胡汤,则误甚矣。
qiuxiuo123 | 2019-2-1 05: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