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分很多种,不同的白血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白血病病因也是有差距的,那么,慢性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什么呢?怎样治疗呢?
慢粒的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了,是物理、化学、遗传等多因素性疾患。
1.细胞遗传学:慢粒患者有特异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即伴标记染色体ph1已得到公认。
2.G6PD同工酶:慢粒的克隆性质进一步亦为G6PD同工酶的研究所证实。目前已知G6PD的基因密码子定位在X染色体上,在女性体细胞中二个G6PD调节基因仅其中之一处于活动状态。作为G6PD杂合子的女性,体内应存在着二种细胞群体,即G6PDA和B同工酶。研究发现携带有G6PD同工酶的杂合子女性慢粒中,其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及淋巴细胞仅有一种A型或B型的G6PD同工酶,更进一步地提示慢粒的病变起源于多能干细胞水平上。
3.细胞动力学:慢粒时全身粒细胞总量有明显增加,而这种数量的增加并非由于白血病细胞的迅速分裂和增殖,亦不是因成熟障碍所致,是白血病细胞通过增殖池以及血中的时间延长,以白血病化的干细胞池扩大,正常造血干细胞池缩小导致大量细胞的积聚。
治疗方案主要有两个:吃药和干细胞移植。吃药有三种选择:
一是吃羟基脲,这种药属于化疗药物,服用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血象的稳定,但并不能很好的延长病人的生命。
二是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在一定程度的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命。
第三就是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等TK类药物,服用这种药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疾病的进展,可以长时间的无病生存,但是在服用了一段时间后有些人会产生耐药性,需要更换2代3代药物。吃这种药如果效果好的话理论上可以一直吃下去,长期维持。这种药物的价格相当昂贵,干细胞移植如果病人的年龄在45岁以下,有全相合的配型(风险比较大,移植成功率应该在80%-90%,手术后可以不复发完全治愈的概率应该是在50%-60%),但是手术过后还有可能出现免疫排斥严重,并发症,感染等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