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及血液系统肿瘤] 恶性淋巴瘤的存活率高吗 淋巴瘤患者的康复内容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449 | 回复0 | 2015-11-27 21: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恶性淋巴瘤是非常严重的疾病,除了关注治疗措施之外,很多人想知道恶性淋巴瘤的存活率。那么,恶性淋巴瘤的存活率高吗?淋巴瘤患者的康复内容是什么?
      恶性淋巴瘤的存活率高吗?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小儿恶性实体瘤的第一位,多发于5~12岁儿童。病因至今未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及遗传学因素异常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接受肾移植并用免疫抑制可诱发,或可因淋巴结长期反复发作非特异性反应增生而激发。
      在我国淋巴瘤相对少见,但是近年来,每年新发病例却在逐年上升,年死亡人数超过2万。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淋巴瘤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高发年龄为40岁~50岁,平均死亡年龄小于50岁。
      一、影响预后的因素。
      1、年龄:何杰金氏病患者小于50岁比大于50岁生存率高,非何杰金淋巴瘤儿童和老年患者预后一般比年龄在20~50岁者差。
      2、性别:在何杰金氏病患者中,女性治疗后生存率较高,而在非何杰金淋巴瘤中,男女预后无多大差别。
      3、病理:何杰金氏病患者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4.3%,结节硬化型和混合细胞型次之,而以淋巴细胞削减型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仅27.4%。非何杰金淋巴瘤中,滤泡型淋巴细胞分化好,6年生存率为61%;弥漫型淋巴细胞分化差,6年生存率为42%;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4年生存率为30%。
      4、分期:何杰金氏病患者,Ⅰ期5年生存率为92.5%,Ⅱ期为86.3%,Ⅲ期为69.5%,EF期为31.9%。
      5、全身症状:伴有全身症状的何杰金氏病患者预后比无全身症状者差,而对非何杰金淋巴瘤,全身症状对预后的影响较小。
      二、淋巴瘤的存活率。
      治疗方法和淋巴瘤的类别也决定着淋巴瘤的存活率,以下是相关介绍:
      淋巴癌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何杰金氏疾病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这两种疾病在东西方国家,比例不同,在外国何杰金氏比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比例靠近。
      淋巴瘤患者的康复内容是什么?
      一般来说,淋巴瘤病人的康复活动主要是从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精神上要鼓励病人消除紧张、失望等消极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必胜信心。其次是在身体方面,从一开始确诊接受治疗后,就要注意休息,并配合以合理的膳食营养,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其它还可以应用祖国传统医学方法(针灸、气功、按摩、推拿等),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家庭护理)以及病人相互间的激励,争取多参加社会文化、娱乐等活动,这些都是淋巴瘤病人康复活动的内容。
      我国古代,医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了精神因素在肿瘤和其它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古代医学家指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人体气血运行的紊乱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在古医籍中记载有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等病机。病人一旦发现自己患了淋巴瘤之后,思想上往往收到很大的打击、恐惧、气愤、失望等情绪难免接踵而生,这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想得开,有着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治疗效果往往比那些被淋巴瘤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要好得多。如果病人精神上被摧垮,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势必影响治疗效果。当然,正确及时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会在短期内取得疗效,也可以使病人对康复充满信心,增强斗志。情绪既可“致癌”,也可“治癌”。所以对淋巴瘤病人除了积极地进行临床医疗之外,还应当及早地重视病人的心理健康。
      患上恶性淋巴瘤之后,患者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关键是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并且做好平时的护理和预防措施,避免疾病威胁患者的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