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的疾病是比较难治疗的,例如慢性淋巴白血病,大家又了解多少呢,那么慢性淋巴白血病是怎么回事?如何护理?
慢性淋巴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淋巴细胞在骨髓、淋巴结、血液、脾脏、肝脏及其他器官聚集。95%以上的CLL为B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即B-CLL),仅不到5%的病例为T细胞表型(即T-CLL)。有以下症状:
25%以上的患者无症状,是通过查体或血常规检查发现的。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是疲乏不适,体力下降。可发现淋巴结肿大,腹部不适、食欲下降。晚期患者的症状多与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有关,由此表现相应的临床体征。
80%以上的患者可有淋巴结肿大,多为颈部、锁骨上、腋窝的淋巴结肿大,而腹股沟、肱骨上髁的淋巴结一般不大。CT扫描可发现腹腔内的肿大淋巴结,对诊断有益。
约50%~75%的患者就诊时可有脾脏肿大,脾肿大一般为轻、中度。由于广泛的骨髓受累和脾功能亢进可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主要由于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在切脾后可恢复正常。肝脏肿大一般在脾肿大后发生,多为白血病浸润所致;肝脏浸润是最常见的脏器受累,肝功异常较轻,在无淋巴淋结引起的胆道阻时阻塞性黄疸很少见。
其他脏器受累并非常见的体征,需活检确诊。由于CLL的B细胞起源于骨髓,通过血液循环可累及各个脏器系统。肺实质浸润和胸腔积液是最常见的表现。胸部X线可显示弥漫性的小结节或粟粒样实质改变,常与肺功能异常有关。消化道受累常出现黏膜改变,导致溃疡、出血或吸收异常。
60%以上的患者在尸检时可发现肾脏受累,可以引起肾脏肿大,但肌酐清除率一般正常、血尿酸一般正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与感染有关,神经系统白血病并不常见。骨髓改变以硬化多见。骨髓改变以硬化多见,骨破坏较少。另外,还可有皮肤缺损,牙龈、生殖系统受累。
如何护理慢性淋巴白血病患者?
1、休息 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对患者的饮食要讲究,注意补充营养。在饮食时不仅要注意饮食的卫生,还要注意饮食结构,白血病患者应该多吃含高蛋白、高热量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那样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是很有帮助的。并且要注意的是在吃水果时一定要洗净或者去皮,以免有农药残留成分从而加重了病情。还需要提醒的是患者食用的食品以及食用食具要时时保持洁净,以免感染。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容易做到的:使用软毛牙刷,养成进食后即刷牙的习惯,以减少食物残渣存留口腔,降低细菌繁殖。白血病的护理工作要做到每天洗澡,并观察身体皮肤的完整性,有无伤口、破皮、出血点、瘀青、出疹子等异常情形。养成固定排便习惯,大便后由前往后擦拭肛门。避免量肛温及使用肛门塞剂,防止肛门黏膜受损发炎。保持会阴部的清洁,男性的包皮易隐藏污垢,需清洗干净。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了解了慢性淋巴白血病的症状,该病对身体的危害巨大,所以患者要及时治疗,家属还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