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受访者认可国产电影 专家:需建分众化市场

[复制链接]
查看132 | 回复1 | 2015-12-19 13: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国产电影从幼稚走向成熟、爆发的这几年,青春片、粉丝电影、综艺电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除了票房,这些新晋类型电影的其他方面充满争议。人们对电影偏好存在差异,但对好电影的定义大都趋近相同,那么,观众如何看待当下的国产电影?在观众心目中,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的一项调查(2002人参与)显示,73.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国产电影总体水平较好,已有明显进步。其中,10.1%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好,有的已经好于国外电影。http://www.shunfaqp.com/对于电影题材的选择,52.4%的受访者会首选娱乐题材,31.4%的受访者则倾向严肃题材。对于好电影的标准,59.6%的受访者最看中电影是否能讲一个“完整的好故事”。
  依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知名影评人杜庆春的观察,全世界商业主流电影院里的观众基本都是一样的,他们会为了喜欢的电影类型或者深入人心的形象等因素买票。“但是,发达国家的市场更加细分。很多电影的欣赏需要有良好的电影史和艺术史修养做基础,电影人可能非常热爱,但放在主流院线上可能不会有多少人去看”。
  杜庆春认为,卖得最好的前10部电影在全世界也都差不多,都是像《哈利波特》《变形金刚》这样的商业大片。“中国观众还没有发展到那么挑食的阶段,大多数人对待电影的态度,就像在聚餐时喜欢火锅一样喜欢热闹,在选择电影时也会体现出这一点。不仅如此,以后中国的主流观影年龄会越来越低,大概在15——25岁之间,有的院线反馈上来的平均年龄已经是21岁了”。
  他还指出,对于产业和资本来说,很多严肃题材的电影不会以商业大片的定位来运作。“因为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和社会责任。你不能逼迫十六七岁,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孩子到影院里去思考民族饥饿的问题,这种类型本来就应该是三四十岁的社会中坚力量去看的。更细分的市场可能会为这种情况找到新的平衡点。好莱坞的大明星即便是参演严肃题材电影,也是以低片酬来践行社会责任,票房低很正常。像之前《一九四二》这样能卖到近4亿元,已经是超卖了”。
  石川认为,要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关键是要建立分众化的市场。只讲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市场不是理性健全的市场,再烂的片子只要有人看,也应该有生存空间。“但是,现在并没有多少影院为小众的片子提供放映空间。http://www.zuqiubocailuntan.com而在院线排片上,像贾樟柯说的法国那种任何一部片子的排片量都不能超过三分之一的规定,我们也是没有的。在这个方面不能过多苛责影院,除了要求制片方要提高影片的质量外,关键是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引导市场向健全合理的方向发展,对有美学价值但票房不好的中小成本电影,给予更多空间”。
  “另外,分院线发行不同类型的影片,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也会让观众的选择变多。”石川还强调,为这些片子提供上升和流通的渠道,也是为专业人才和有潜力的公司提供成长空间,最终会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本次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 90后占27.0%,80后占47.6%,70后占18.6%, 60后及以前人群占6.8%。
ueez2304 | 2015-12-20 22: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再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