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会员之家
›
豆制品营养又健康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豆制品营养又健康
[复制链接]
180
|
0
|
2016-6-3 15: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2015明天你好 于 2016-7-12 11:18 编辑
中国人素有吃“豆”的习惯,像红豆、绿豆及其豆制品已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红豆、绿豆虽然同为人类的健康“卫士”,但“性情”却不完全相同。中 医认为,红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的功能,特别适合各种水肿病人的食疗。下面与
食品招商
一起来看看。
但近几年来,大豆蛋白对肾脏的有益作用受到相当大的关注,特别是改善质代谢优于动物蛋白,使用富含雌激素的植物蛋白能明显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没过营养大师艾尔·敏德尔博士认为:对于肾脏病这个人体过滤器而言,大豆蛋白质比动物蛋白质更适宜,大豆蛋白质能减缓或阻止肾脏的坏损,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建议,在低蛋白饮食的治疗中,不应将大豆蛋白列入禁食之列。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低蛋白饮食可能有以下几点益处:(1)低蛋白饮食可减少消化道症状,并有助于防治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2)低蛋白饮食可以使机体在低蛋白供应时重新利用尿素的氨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减轻或防止肾功能的恶化。(3)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肾小球高滤过率和高代谢,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大豆蛋白是高生物效价的完全蛋白,是大豆的主要部分,约占35%~50%,属球蛋白类。大豆蛋白包含许多特殊的成分,如异黄酮、L-精氨酸和L-赖氨酸比例较高的蛋氨酸、缩氨酸、皂角苷、植酸、纤维及胰岛素抑制剂,各种不同的成分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其中大豆异黄酮的作用举足轻重。异黄酮在结构上与内生行雌激素、雌二醇相似,因此有弱的类雌激素作用;同时也显示了有降低胆固醇、抗癌基因、抗氧化等作用。大豆蛋白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蛋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其余几乎均与动物蛋白相似。大豆皂角苷可一直血清中脂类的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而植酸能帮助控制血鳞水平,因此可能对慢性肾脏病的钙磷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有悠久的食用豆类及豆制品的历史,豆制品的种类丰富,如豆粉、豆汁、豆腐等。且我国东北大豆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营养丰富。亚洲人进食大豆相对较多,据估计,中国大陆地区的人每天进食约10克,台湾和日本为30~50克,即相当于进食异黄酮20~80毫克。长期食用大豆异黄酮及其制品,可能减少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同时,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每天摄入大豆30~50克即可使脂质下降,而血清总胆固醇每下降1%,心血管病发生率下降2%。
而中医对大豆与肾脏的相互联系早已认识到。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而《类经》对大豆与肾病的关系的理解则更加深入,说:“脾病者,宜食米饭牛肉枣葵……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在长期的中医医疗实践中,赤小豆、黑大豆作为是治疗水肿的常用药物或事物,并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医理探源
2015明天你好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