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会员之家
›
婴儿饮食搭配有忌宜 千万别随意搭配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婴儿饮食搭配有忌宜 千万别随意搭配
[复制链接]
198
|
0
|
2016-9-3 18: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一直都是受到家长关注的,但有时难免进入误区,因为并不是有营养的食物都适合孩子,还是要有选择性的,而且要注重营养搭配,这样才能让孩子吃得更健康。
很多家长都认为,凡是有营养的东西都适合孩子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此外,还有很多家长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意搭配食谱给孩子“补充营养”,其实,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这种做法是比较轻率的。
警惕!孩子食物别随意搭配
食物搭配营养原则
中医是用“气”和“味”对食物进行认识的。中医认为食物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食物搭配的原则就是寒与热、辛与甘等达到平衡。结合现代营养学,这些搭配可以互补营养物质的不足和利于身体吸收。同样,食物搭配不平衡就会损失营养物质,不利于身体的吸收,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具体来说,中医在食物搭配上有以下几种情况,增强食疗效果:一是相须相使,即性能基本相同或某一方面性能相似的食物配合,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强原有的食疗功效,如百合配鸡蛋;二是相畏相杀,即当两种食物同用时,一种食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食物降低或消除。如紫苏可防治鱼虾中毒,橄榄解河豚、鱼、蟹引起的轻微中毒。酸角汁图片
http://www.5888.tv/pic/suanjiaozhi/
食物搭配中还有两种情况可能削弱食疗效果,要尽量避免:一是相恶,即两种食物同用后,由于相互牵制,使原有的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如吃羊肉、狗肉之类温补气血的食物,尽量不要同时吃绿豆、鲜萝卜、西瓜等,否则会减弱前者的温补作用。二是相反,即两种食物同用时,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腹泻等明显的副作用,比如蜂蜜反生葱、黄瓜反花生、鹅肉反鸭梨等。
食物搭配之宜
为了让家长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些比较适宜的食物营养搭配,特此介绍一些常见的搭配,满足家长对营养的认识。
猪肝配菠菜:猪肝、菠菜都具有补血的功能,一荤一素,相辅相成,对治疗贫血有奇效。
牛肉配土豆:牛肉营养价值高,并有健脾胃的作用。但牛肉粗糙,有时会破坏胃粘膜,土豆与之同煮,不但味道好,且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百合配鸡蛋: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的功效。中医认为,百合清痰水、补虚损,而蛋黄则能除烦热,补阴血,二者加糖调理,效果更佳。
甲鱼配蜜糖:不仅甜味上口,鲜美宜人,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并含有本多酸、硅酸等,实为不可多得的强身剂,对心脏病、肠胃病、贫血均有疗效,还能促进生长,预防衰老。
鸭肉配山药:老鸭既可补充人体水分又可补阴并可清热止咳,山药的补阴之力更强,与鸭肉共食,可消除滑腻,补肺效果更佳。
鲤鱼配米醋:鲤鱼本身有涤水之功,人体水肿除肾炎外大都是湿肿,米醋有利湿的功能,若与鲤鱼共食,利湿的功能倍增。
猪肉配大蒜: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增加体质,因此,吃肉的时候,别忘了吃几瓣大蒜。
鸡肉配栗子:鸡肉补脾造血,栗子健脾,脾健则有利于吸收鸡肉的营养成分,造血机能也随之增加。若用老母鸡煨栗子效果更佳。
豆腐配萝卜: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但多食会引起消化不良,萝卜特别是白萝卜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两者合用有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食物搭配之忌
此外,家长在搭配食物为孩子补充营养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以下这些禁忌的食物搭配。
豆浆+鸡蛋:失去营养素
豆浆+红糖:降低蛋白质营养价值
米汤+奶粉:破坏维生素A;
开水+蜂蜜:破坏营养素;
小葱+豆腐: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牛奶+果汁:不利于消化吸收
萝卜+水果:可致甲状腺肿大
海味+水果:影响蛋白质吸收
啤酒+海味:引发痛风症
肉类+茶饮:易产生便秘
白酒+胡萝卜:肝脏易中毒
山楂+胡萝卜:维生素C遭到破坏
咸鱼+西红柿(或香蕉+乳酸饮料):产生强致癌物
对虾+维生素C:可致砷中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尊生保健
雨中赏月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