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脉道和公益创新高 第7所“朝阳学校”玩出新模式

[复制链接]
查看50 | 回复0 | 2016-11-28 18: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扶贫不如扶智,一味地在物质上的给予不如教孩子求生存求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一切都是需要“软件”方面的支持!
  
  以前,中脉公益基金会(原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过去很多地方开展的扶贫活动,往往更多是关注“硬件”建设,比如大多是单纯地为贫困地区捐资捐物,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但对“软件”问题普遍关注不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脉公益基金会(原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这一次不走寻常路,通过自身行动,为贫困地区搭建互联网软平台,在第7所成立“中脉朝阳学校”落成之际,捐款10万给贫困地区孩子购买信息设备,中脉公益基金会此举将“教育扶贫”上升为“信息化扶贫”,把公益做出了新高度。
  
  
  
  现状:互联网+时代大爆发贫富教育的马太效应加剧
  
  为什么中脉公益基金会要将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硬投入”转换成“软支持”呢?现在国家号召的精准扶贫开展的如火如荼,教育部门都做了很多计划,但是这些计划都在硬件上下功夫。比如说保证贫困家庭的孩子要上学,不准他辍学;比如给每个贫困孩子几百块钱补助,让他能够好好上学;比如给贫困学校捐赠桌子、椅子……
  
  但是大家想一想,这些够吗?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做了这些,解决了一时的物质贫困,但是孩子们在精神上的贫困呢?贫困会不会代际相传?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即使学校给了他有一个文凭,他还是最底层的那个,还是未来贫困的人口。加上目前互联网在教育里广泛的运用,中脉公益基金会认为,很可能会造成贫困的地区更贫困,教育质量更差;发达地区更发达,教育质量更精益求精,这就是贫富教育的马太效应。
  
  当城市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手机、IPAD上学习的时候,贫困地区的孩子可能到了初中才有计算机室,一个星期能上一个小时的课。想想五年十年以后,当这些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到社会上以后,既是社会里的最底层,又是对互联网最不熟悉的一群人,他们如何脱贫?
  
  办法:中脉公益基金会将“教育扶贫”上升为“信息化扶贫”
  
  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呢?这就要把教育的质量问题放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中脉公益基金会(原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想出的办法就是,让教育信息化率先在贫困地区先推开,将“教育扶贫”上升为“信息化扶贫”。看来,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中脉道和公益事业也玩起了互联网+扶贫的新鲜模式!
  
  近日,广西柳州三江林溪镇高友小学“中脉朝阳学校”捐赠仪式在广西自治区顺利举行。此次广西之行,中脉公益基金会将10万元善款捐助柳州三江林溪镇高友小学,这10万元善款将用于该学校的电脑教室建立及电脑、网络设备等,为孩子们能够早日开展信息化课程、体验互联网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中脉公益基金会名誉主席孙小芳向高友小学捐赠十万元)
  
  中脉公益基金会(原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名誉主席孙小芳女士说,希望以此公益之举,帮助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们通过学习电脑,了解互联网世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徜徉在高科技、信息化的知识海洋中。“我坚信,这座小小的电脑教室,改变的不仅是孩子们的命运,它改变的可能是无数家庭和国家未来的明天!”
  
  荣誉:第7所“中脉朝阳学校”落成中脉道和获“信息化扶贫”典范
  
  回首中脉公益基金会(原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成立的两年间,始终秉承“一老一小一发展”公益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公益,其中这“一小”就是关注贫困地区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教育等。
  
  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此次广西柳州三江林溪镇高友小学“中脉朝阳学校”的落成,已经是中脉公益基金会(原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成立的第7所,这些学校涵盖了广西、山东和四川等地。
  
  活动现场,高友小学校领导深情表达了感激的心情,称非常感谢中脉公益基金会的爱心捐助和慷慨解囊,感谢中脉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对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关注、关心和关爱,还称中脉公益基金会是“信息化扶贫”的典范!”
  
  
  
  (中脉公益基金会捐赠的电脑)
  
  他郑重对中脉公益基金会(原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承诺,“一定会将包含中脉道和爱心的每一分善款,都服务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负期望,为祖国未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孩子能够和城市孩子一样熟悉互联网,并能普遍利用互联网为生活和工作谋便利、谋发展,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脱贫,这也许就是中脉公益基金会(原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会想看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