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迈的妻子

[复制链接]
查看65 | 回复1 | 2017-1-2 1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它们不老。

  稍稍长大后,我识字了,识字以后就无法抑制自己的想像力飞奔,常常从一个字一

  个词句中飞腾出来,去找新的意义。“鸳鸯香炉”四字就使我想像力飞奔,觉得用“鸳

  鸯”比喻夫妻真是再恰当不过,“鸳”的上面是“怨”,“鸯”的上面是“央”。

  “怨”是又恨又叹的意思,有许多抱怨的时刻,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刻,甚至也有

  很多苦痛无处诉的时刻。“央”是求的意思,是诗经中说的“和铃央央”的和声,是有

  求有报的意思,有许多互相需要的时刻,有许多互相依赖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互相怜

  惜求爱的时刻。

  夫妻生活是一个有颜色、有生息、有动静的世界,在我的认知里,夫妻的世界几乎

  没有无怨无尤幸福无边的例子,因此,要在“怨”与“央”间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

  移的鸳鸯。鸳鸯香炉的腹部相通是一道伤口,夫妻的伤口几乎只有一种药,这药就是温

  柔,“怨”也温柔,“央”也温柔。

  所有的夫妻都曾经拥抱过、热爱过、深情过,为什么有许多到最后分飞东西,或者

  郁郁而终呢?爱的诺言开花了,虽然不一定结果,但是每年都开了更多的花,用来唤醒

  刚坠入爱河的新芽,鸳鸯香炉是一种未名的爱,不用声名,千万种爱都升自胸腹中柔柔

  的一缕烟。把鸳鸯从水面上提升到情感的诠释,就像鸳鸯香炉虽然沉重,它的烟却总是

  往上飞升,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吧!

  至于“香炉”,我感觉所有的夫妻最后都要迈人“共守一炉香”的境界,久了就不

  只是爱,而是亲情。任何婚http://www.qzsls.net/aac636/j33abc/d1cek3/617379.html姻的最后,热情总会消褪,就像宗教的热诚最后会平淡到只

  剩下虔敬;最后的象征是“一炉香”,在空阔平朗的生活中缓缓燃烧,那升起的烟,我

  们逼近时可以体贴地感觉,我们站远了,还有温暖。

  我曾在万华的小巷中看过一对看守寺庙的老夫妇,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在晨昏

  时上一炷香,以及打扫那一间被岁月剥蚀的小端。我去的时候,他们总是无言,轻轻的

  动作,任阳光一寸一寸移到神案之前,等到他们工作完后,总是相携着手,慢慢http://m.aigaoyuyu.com/2j62j4/700gg6/7c763b/617695.html左拐右

  弯地消失在小巷的尽头。

  我曾在信义路附近的巷子口,看过一对捡拾破烂的中年夫妻,丈夫吃力地踩着一辆

  三轮板车,口中还叫着收破烂特有的语言,妻子经过每家门口,把人们弃置的空罐酒瓶、

  残旧书报一一丢到板车上,到巷口时,妻子跳到板车后座,熟练安稳的坐着,露出做完

  工作欣慰的微笑,丈夫也突然吹起口哨来了。

  我曾在通化街的小面摊上,仔细地观察一对卖牛肉面的少年夫妻;文夫总是自信地

  在热气腾腾的锅边下面条,妻子则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清洁桌椅,一边还要蹲下腰来洗

  涤油污的碗碟。在卖面的空档,他们急急地共吃一碗面,妻子一径地把肉夹给丈夫,他

  们那样自若,那样无畏地生活着。

  我也曾在南澳乡的山中,看到一对刚做完香菇烘焙工作的山地夫妻,依偎的共坐在

  一块大石上,谈着今年的耕耘与收成,谈着生活里最细微的事,一任顽皮的孩童丢石头

  把他们身后的鸟雀惊飞而浑然不觉。

  我更曾在嘉义县内一个大户人家的后院里,看到一位须发俱白的老先生,爬到一棵

  莲雾树上摘莲雾,他年迈的妻子围着布兜站在莲雾树下接莲雾,他们的笑声那样年少,

  连围墙外都听得清明。他们不能说明什么,他们说明的是一炉燃烧了很久的香还会有它

dbwqmqdf | 2017-1-8 0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