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治愈系影视作品大热 《儿科医生》:接地气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治愈系影视作品大热 《儿科医生》:接地气
[复制链接]
44
|
1
|
2017-3-8 18: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暖,这个字大量出现在近两年的剧评中。电视剧评论娱乐化后,现象级热剧每每打出的推广标签也是“XX(角色)太暖了”。现实治愈系影视作品大热荧屏,追根溯源其流行致因,无外乎客观时代背景 、人们主观倾向等原因。前有《小别离》《欢乐颂》《好先生》等都市温暖题材的电视剧作品,接踵而来的是正在拍摄的都市医疗剧《儿科医生》——面对治愈系影视作品如此刷屏的节奏,观众难免疑问,此类作品大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人物构成饱满 平常事也动人
2017年开始,多部业内看好的电视剧同时开机。而在一众IP剧中,根据真实发生的医患故事改编的都市医疗剧《儿科医生》显得很是特别。众所周知IP剧的几大法宝:网络知名小说+流量担当演员+粉丝营销。《儿科医生》作为现实治愈系的作品,在剧本上要接地气,不能搭载网络小说浪漫、虚无的风格特点 ;医疗专业性是《儿科医生》非常注重的方面,因此演员的人气并非该剧选角的首要条件,还原医生精神面貌才是。
虽然没有夸张、浪漫色彩为剧情及人物加持噱头,但《儿科医生》通过饱满、真实的人物设置来构架故事格局。年轻人初涉世事之迷茫,由罗云熙和孙铱两位新生代演员进行刻画;面对事业选择、 家庭危机、情感纠葛等生活一地鸡毛的焦虑,由曾黎、凌潇肃完成演绎;而该剧的现实主义抒发主要依托由真实案例转化的影视桥段。没有花式营销包装的《儿科医生》,企图在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将儿科病房中最引人入胜的故事横截面通过影视画面表现出来。
救赎与自愈 观众可以看到自己
影视作品带给人们的审美需求主要体现在能在单位时间内将人们置于一种真空美好的情境中,当人们进入了影视作品的状态会暂时忘却生活,并将自己代入。这种“入戏”的现象,在当下更加明显 。电视剧《儿科医生》虽然讲述的是医患之间的故事,但浏览剧组最近发布的信息就能知晓,该剧最后叩问的主题是:当人生走入死胡同,如何救赎并自愈。主角们在生活中各自有各自的问题,走入了各自生活的死结,他们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矛盾最后是否解决,并非关键。关键的是,观众在观剧期间,由此及彼、联想到自己。这样的共鸣,是现实向治愈系影视作品的终极社会功用——慰藉人心、引发思考、以文化传媒的形式对一件事情进行温和的探讨。
如何不落窠臼? 认真讲故事即可
当下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求异,强行扭曲人物性格、放大故事冲突,却忽略了一部电视剧只有先把故事讲好,才有可能在观众心中留下记忆点。电视剧集体追求炸裂式表达效果,认认真真好好讲故事 ,反而是当下电视剧不落窠臼的办法了。纵观《儿科医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部作品没有“为了不同而不同”。从已经发布出来的剧照来看,《儿科医生》主打的温暖治愈风格已经强烈地体现出来,制作团队的用心在平面作品中即可感受到。
据悉,这部由大悦瀚辰(北京)影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出品,周德华导演执导,罗云熙、孙铱、凌潇肃、曾黎、许绍雄、刘佳等出演的都市医疗剧《儿科医生》将于2017年3月份杀青。期待这部不借IP、不借人气的诚意之作带来的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fcxmo
|
2017-3-20 06: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下的跟上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醉里挑灯看剑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