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本心理学与传统文化完美相结合的好书,推荐!

[复制链接]
查看580 | 回复6 | 2017-3-21 19: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现一本市面上的心理学书,里面谈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儒家、心学、王凤仪思想等。觉得这本书真是本实在的好书,如果想学心理学又想学传统文化的可以看看,感觉作者是个懂传统文化的人,现在的心理咨询师懂传统文化的真不多,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学结合的更是少,我摘录其中一段,给你们看看:


所以,在初始阶段,我时常会让来访者充分领会平常心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对“黑暗”的包容心。可是我们必须针对“光”来下手,却无法对“黑暗”做什么,因为“黑暗”实际上并不存在,它只是“光”的不及之处,所以只需要将“光”打开,“黑暗”就不存在了。
总之,在我看来,正确的心态犹如一道智慧的白光,射入幽暗的心堂。犹如《孙子兵法•始计篇》中所启发的一些重要的:准备事宜乃兵家成败的关键。
同样,在心理疏导的初阶,任何一颗苦痛心灵最好都能深刻了解到:许多积重难返的心灵修复,其过程没有捷径,唯有相对螺旋之曲径,但在曲径中只要拥有一定的正见基础,便会带来快速的精进。




我们时常把欲望当作是希望,事实上欲望的属性是“火”,对应的是执着心。而“希望”的属性是“水”,对应的是自悟自度的豪情。简言之,欲望不是希望,欲望是一种不安的渴求心与执着心,容易带来失望。
而真正的希望是很难破碎的,它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无限,不可阻挡。面对恼人的焦虑情绪时,真正的“希望”是一种“自悟自度”的豪情,它本身是无为的,并不是一种对立消除的欲望,它是无心的。一颗烦恼心灵若看不见“希望”,就意味着通往“本心”的回家的道路已经被重重阻滞。反之,能够看见希望的人,就能够生发出许多不可阻挡的生命力。
东方哲学经典《维摩诘经》:“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而生此华。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这段文字已经一语道破天机:一颗苦痛心灵若要在心中生出不被各种“垢相”污染的莲花般的心境,必须借助“症状”或“业习”来做功课。
首先,我们需要纠正一些对烦恼的基本认知,如果一颗心灵把烦恼当成是“敌军”,那么自己必定会遭受“敌军”的猛烈袭击,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相反,若是把一些“症状”当作是盟军来看待,那么无论如何都不会导致自己溃不成军。  
罹患焦虑障碍的苦痛心灵,最大的障碍并不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充满“幼稚性”的症状,而是严重的消极沉沦与自暴自弃,这就意味着心灵正一步一步自掘坟墓。
自掘坟墓者就是没能从烦恼中看见光明的希望,看不出“大魔助大佛”的禅机,因此一次次错失提升心灵定慧的契机。
ysuxj | 2017-3-22 02: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zglv5217 | 2017-3-22 14: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我不算帅哥,但曾经有人看我满月的照片时,也说过我左边的鼻孔很偶像派。
mbld3820 | 2017-3-23 16: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ustr2971 | 2017-3-23 16: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人谨记…一定要吃好玩好喝好睡好,一旦累死了,就有别的女人花咱的钱,住咱的房,睡咱的老公,泡咱的男朋友,还打咱的孩子。
qiuxiuo123 | 2017-3-23 17: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
dj1qc9zw | 2017-3-24 19: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孩子真他妈招人喜欢;这孩子他妈真招人喜欢;这孩子真招他妈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