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国医院黑不黑

[复制链接]
查看234 | 回复1 | 2017-7-7 17: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孔姓村民告诉苏泽锦,他的父亲孔庆安生前讲过,当年抗战部队在他们村驻扎时,郑发平在他们家还住过一段时间。多年前,他们家房子的墙壁上还有郑发平生前写的一首诗,很可惜房子前些年拆掉了。但这首诗他们还记得:

人在外面心在家,为了抗日打天下。

夫妻老母难见面,要等何时才团圆。

6月13日,苏泽锦将郑发平和另外几位抗战老兵寻找亲人的信息发到了网络上,并组织全国各地的抗战志愿者转发。

睡梦中时常梦见父亲

55岁的渭南华州区人史红宝早年在部队当的是志愿兵。史红宝曾多次问过妻子郑艾芳和丈母娘郑东香,他想知道爷爷当年是怎么死的。但妻子和丈母娘都回答不了他这个问题。丈母娘郑东香说,父亲郑发平当年去战场的时候,自己仅有半岁,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家里唯一留下的东西,是一张至今还在用的八仙桌和一口父母当年结婚时的木箱。

今年6月15日中午,史红宝浏览微信朋友圈。突然一条信息让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信息说有抗战历史研究学者在云南施甸县发现了一处抗战老兵德坟茔,墓碑显示死者为陕西华县籍军人郑发平。

对于史红宝来说,郑发平的名字简直如雷贯耳。因为郑发平就是妻子郑艾芳的爷爷。史红宝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妻子郑艾芳。郑艾芳也很激动,赶紧拨通了信息里留的电话。电话另一头的女士说她叫苏泽锦,是云南施甸县的一位公职人员,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挖掘滇西抗战历史,抗战老兵郑发平的墓地是她最近发现的。

6月14日晚,渭南华州区郑家村78岁的郑东香又做梦了。梦境和此前多次梦到的情景几乎一样:村头在放打仗镜头的露天电影。电影快结束了,一位身材高大、穿旧式军装的男子笑眯眯地从银幕中走向她。梦醒,她认为这是父亲郑发平在和她托梦。以前,每次梦醒的第二天,她都会去村子西南的路口烧一些纸钱,尽管她不知道父亲的遗骨到底埋在哪里。严格地讲,郑东香是没有见过父亲的。因为父亲1940年6月离开陕西时,郑东香仅是6个月大的襁褓女婴。77年过去了,父亲在郑东香的脑海里仅仅是一个符号。因为父亲当年离家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6月15日下午3时许,女儿郑艾芳突然给母亲郑东香打来电话,很是激动地说爷爷的墓地在云南找到了,墓碑显示爷爷是在滇西战役的松山战斗中牺牲的,时间是1943年7月15日,当年28岁。

挂完女儿的电话,郑东香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儿子郑中义说,多少年了他从来没有见母亲哭得如此伤心。关于父亲郑发平,郑东香是开始记事后听爷爷郑兴财断断续续说的。爷爷告诉郑东香,他的儿子、即郑东香的父亲郑发平原名叫郑俊旗,生于1915年。少年时代的郑发平曾在武功县求学,后来在渭南学医。在医院工作期间认识了郑东香的母亲并结婚。在郑东香约半岁的时候,郑发平因为和父亲吵架,赌气离家出走,后来给家人写信说自己当兵打鬼子去了,等抗战胜利就回家。根据这个时间分析,郑东香判断父亲离家参军的时间应该在1940年6月前左右。

听说父亲死在战场上
wgqm9685 | 2017-7-13 17: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