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为什么说调理好脾胃气机的升降运行,百病自除?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什么说调理好脾胃气机的升降运行,百病自除?
[复制链接]
34
|
0
|
2017-7-24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根据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理论,上心下肾,左肝右肺,脾在中央,上下左右构成一个圆,五脏六腑的气机运行遵循左升右降的模式,进行升清降浊,则身体康健。
一旦清气与浊气的升降异常,该升的不升,或是该降的却升了......就好比交通堵塞,在别人的轨道上运行,自然就会出问题。尤其是脾胃,作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牵引其他五脏六腑的“车轮”有序运转的“车轴”,倘若脾胃气机升降失常,那么,以肾为起点,在肝处升发,于肺处下降,以心为终点的运转就会变得混乱,从而导致百病由生。
所以,治病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气机的升降。”
脾胃与五脏
脾与肝:脾胃健旺,就不会被肝“欺负”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肝克脾。因此,一般情绪不佳的患者或者患肝病的患者,首先会出现脾胃被克的症状,如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若“脾旺”则不会受邪,病也自然会痊愈了。
脾与心:补“火”生“土”
脾属土,心属火,火生土,心生脾。所以,很多心脏不好、慢性心衰的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曾有“补火生土”一说,意思是通过温补心火能够增加脾胃的运化功能。
脾与肺:培“土”生“金”
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生肺。肺气不足按常理应该温补,但肺为“娇脏”,使用温补之品易损伤肺津。有些肺气不固的患者,使用温补之品后容易出现咽干口燥之类的上火情况。在中医里有“虚则补其母”之说,肺气虚,得补它的母亲,也就是脾。脾胃得以补益后,能产生气,还能生津液,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培土生金”。
脾与肾:互帮互助
脾属土,肾属水,土克水,脾克肾。对于肾病引起的水肿,解决的方法除了补肾,还有补脾,有个治疗水肿很好的中药处方就叫做“实脾饮”。此外,脾与肾还有先天后天的关系。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肾的精气有赖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又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因此,两者又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关系。
夜难眠,晨难起,你有想过可能是脾胃问题吗?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大自然万物变化和人体生命的活动都贯穿着气机的升降运动。太阳上升,释放热能,人体内的阳气也跟着升发,人也从睡眠中逐步“苏醒”。日上中天,温度能量释放到最高点,人体阳气也走到头顶。太阳下降,能量收敛,阳气从头顶向下,沿着脊背下降,人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
眼下三伏天,不少人喜冷饮,吹冷空调,不知不觉加重了脾虚胃寒。胃寒时,通道收缩易闭塞,可能会造成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早上气该升,却升不上去,晚上气该降,却降不下去,从而造成了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的状况。专家建议:三伏天睡觉,无论天气多热,也一定要用被巾盖住肚脐眼,目的在于避免寒气直接从这个气门进去,否则就很容易失眠。
中经堂调理此类脾胃问题时,不仅通过经络手法及时的打通经络瘀堵,疏通经络气机、祛浊生新、强化脏腑,同时还会结合艾灸等等,引导体内的气机循环往复流动,使之趋于平衡,令气机升降自如。调理几次后,整个人的身心状态有明显好转,精气神也有明显提升,失眠情况也逐渐好转甚至彻底根治。
排便通畅≠排毒通畅,脾胃调理至关重要
不少人会觉得每天的大便很通畅,身体就不会有毒素堆积,这其实是人们对于排毒认识上的一个很大的误区。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饭前洗手,得抹上洗手液搓揉几下,否则只用清手冲,细菌难以去除。与此同理,脾主运化,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如果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的运化功能就会减弱,造成难以分解体内的各类湿气油污,这些毒素就会黏附在脏腑血液里,难以跟随大便排出去,慢慢就形成了体内垃圾,时间久了更是会演化成血脂,肿瘤等西医能检测出来的病理产物。
中经堂调理师在做腹部触诊时通过手下的感觉就能知道宿便的有无和位置。然后配合脏腑推拿“腹部十二法”,调顺内气,引气血下行,将这些病气透过腠理皮肤拿出,让气血能够及时通达周身各处,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很多人在调理初期,排便明显增多,对于便秘的人也有明显作用。
中经堂脾胃调理案例
驱寒排邪、温通经络调理重寒型胃痛困扰
今年48岁的张先生,多年来胃部始终是隐隐作痛,而且面色萎黄、喜暖怕凉,揉按后疼痛能够有所缓解,有时还会泛酸,并伴有胀痛,大便溏稀,双腿的前侧和脚部都特别凉,睡眠也不太好。这些年医院没少去,中药西药也没少吃,可疼痛始终不见好,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罐像体查发现张先生的脾胃区呈深青色,且摸起来很凉,结合中医辨证结果,专家表示张先生属于重寒型的胃痛,寒邪经长时间的累积而未能及时排出,这是一般性的口服药物难以有效解决的。
调理时以中脘、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为主,艾灸20分钟后,张先生说“腹部感觉很温暖,疼痛减轻了”。做到第四次,胃蠕动加快,打了两个嗝,气都是凉的,胃不泛酸,睡眠也得到了改善,排便正常,而且胃里很暖和,膝盖和脚也不凉了;配合岐黄脏腑通补术以及“4字手法”疏通肝脾肾经,坚持调理20次,再灸的时候热感能传递到膝关节,灸腹部时,热能透到腰,张先生说“现在胃痛以及基本消失,而且比原来能吃多了,气色也特别好,睡眠也是一觉能睡到大天亮,每天都觉得精力充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医理探源
da888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