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付支付: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付支付: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复制链接]
159
|
1
|
2017-11-3 16: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商业银行在客户基础、市场优势、产品属性、经营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积极抓住移动支付市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中付支付:客户基础存在差距
经过多年的发展,支付宝、微信两大巨头已各自形成庞大的客户基础,单独某一家商业银行都无法与之形成竞争。截至2016年底,微信用户数已达8.9亿,微信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支付宝用户规模达4.5亿。此外,支付机构的移动支付产品天然支持跨行支付,对客户的吸引力和黏性都优于商业银行。在客户结构上,其客户群也多为青年和中年等对于互联网金融接受程度较高的人群,活跃度要高于银行客户群。规模庞大的客户基础以及较高的客户活跃度牢牢把控了客户流量的入口,在当今流量为王的互联网金融时代,这成为了商业银行短期内难以应对的挑战。
中付支付:失去市场先发优势
NFC支付以IC卡为基础,在产品上相比二维码支付模式较重,虽然清算网络、争议处理等规则可以完全复用现有银行卡的网络及规则,但最关键的商户侧受理环境改造一直落后于个人客户侧的产品建设,众多不同型号、不同程序版本的POS终端需要进行改造升级,再加上收银员以及商户的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导致客户在不同商户不同POS终端刷卡时成功率一般,推广效果不佳。早期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的发展重心主要在于NFC支付,2017年再次发力二维码支付时,较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失去一定的市场先机。
中付支付:强金融、弱场景的属性难以出现业务发展爆发点
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更加偏向于功能性,工具化性质较重,强金融、弱场景的属性导致难以出现业务发展的爆发点。第三方支付机构多是以场景为载体,将支付作为打通场景全闭环的关键环节嵌入,使得客户在场景下的使用全流程无断点,体验效果较佳。2014年推出的微信红包、2015年爆发的互联网打车,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支付嵌入场景的优秀案例,迅速提升了交易规模,也有效培养了客户使用习惯。
中付支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不同
商业银行相比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是经营理念不同,对于监管政策更加审慎,创新的灵活性和突破性不足;对于风险更加审慎,为保障金融安全,风险的容错性低,业务和科技的敏捷性不足。
二是二者的经营模式不同。阿里、腾讯拥有电子商务、游戏、娱乐、云平台、物流、出行等多个行业板块,资本运作的模式可以使其通过其他板块利润补贴对支付进行不断的资金投入,支付更多地承担着拓展客户规模、提升客户流量的角色,而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像第三方支付机构那样无约束地进行资金投入和市场拓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褚怡宝
|
2017-11-23 13: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da888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