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复制链接]
2206
|
18
|
2003-5-28 19: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我是贱人 回复日期:2002-10-6 11:51:48
刚才看了篇佛学帖子,有几个疑问一直想向三七兄请教,就在这里说吧!
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义理核心是因果缘起,但这个理论多有疏漏。
首先,我还是对那个轮回主体的问题不甚清楚,呵呵,这里再次提出。那本《生与死》对这个问题多有涉及,但多模糊不详,不能根本解释我心中的疑惑。
记得这么一个故事。有人曾经问佛祖,人死了是什么样子?佛祖举出了一个例子,说:一个人被箭刺伤了,首先是要治疗伤口,而不是去研究谁发的箭,箭是什么东西做的。所以,轮回主体的问题在佛祖生前是不与回答的问题之一。
后人对此做了补充,我整理了一下。
首先是色空之说,大乘佛教提出了世间万物空幻不定的概念,“凡有所相,皆是虚幻,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的理解是,我们所见的一切东西,都不是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因为我们心中有见到的念头,所以就见到了。
但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轮回主体的问题,或者说不能让我明白这个问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看见一个虚幻的苹果,我们知道这个苹果只是我们的想象,苹果可以不存在,但作为一个主体却是存在的。
同样的道理,佛教中的天堂,地狱,这些都可以不存在于世,但作为一个主体他们却又是存在的。否则人们的心念又从何而起?
第二:佛教把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分为六识,这六识都是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的。而第七识,也就是被称为末那识的,是不灭的。在《生与死》中说:如果勉强要说什么是轮回的主体,那么可以就说是这个了。
但这个概念到底和灵魂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实在是分辨不清。在我的感觉中是换了种说法的灵魂而已。
第三:在犊子部提出了补特加罗的概念,我仅是在某本书上看到了这个概念,其解释和末那识多有相同,更加近于灵魂之说。
总之:因果缘起是佛教大厦的基本,轮回的主体是其比较核心的一个问题,若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明白而满意的解释,则难以服众。
然后,我对于因果轮回也有疑问。佛教有个著名的野狐禅的故事,不昧因果,何为不昧?
有因必然有果,那么是否可以推论为有果也是有因呢?还是举例子说明吧。
比如我杀了一头牛,这是果。那么必然有什么因让我杀了这头牛,对于我杀牛这个果而言,其实就是了结牛要被我杀的因。就此而言,我是做了必然要做的事情而已,了结了牛的恶因对于我而言可以称善果了?
然而,因为我杀牛,所以又种下了恶因,以后必然要因为这个因而得到恶果。
于是,就出现了矛盾,对于牛而言,我杀牛让其了却恶因,但我了结其恶因的时候同时又为自己种下了恶果。
此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我有意了结牛的恶果,让自己得到恶因,有此心境,与佛何异?二是我无意中了结了牛的恶果,此时我得恶因,岂非很不公平?
呵呵,以此无限循环,因果轮回,实在是无法不昧因果呀?难道遮住了眼睛就能说地球不再循环吗?
三:有关极乐世界的问题。在很多佛经中都有关于极乐世界的描述。其美妙绝伦,让人神往。但观其描述,不过声色而已,奇花美女,黄金珠宝,这些都是让人贪婪的源泉,而在极乐世界中却全部是此等物品构成,那里每个人都很快乐,没有了悲伤。这些与人们向往的终极世界(天堂)倒有几份相似,可以对于佛而言,声色却是修行的大忌呀!
记得佛经上说,六道之中,以人道最易成佛,却以天道最不易成佛,因为人多体会悲欢离合,更能体会佛的真谛。而此极乐世界,与天道何异?
于是极乐世界就给人一种感觉,那不过是以声色引诱信徒之处,与基督信我者,得永生又有何异?
呵呵,拜兄赠书之恩,惜我愚笨,读了这么久还不能明其真谛,还望指点。再谢!
作者:三七生 回复日期:2002-10-6 13:34:10
没想到在这里探讨上了这个终极问题,也好,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下面就对这几个问题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1、轮回者本无所谓主体,如在梦中之人,很难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轮回的过程本来就是一场迷梦,如果追问主体的话,那个做梦者才是主体,可是主体并不在梦境之中。所谓修行不过是要认清自家本来面目而已,所以六祖大师在见到自性之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此看来,修行人原本在梦中,修行的结果是看破梦境,从梦中醒来,修行是从迷到悟的过程。悟的程度不同,所以菩萨(觉悟的众生)有五十二位不同的阶次。
六道轮回中虽改形易道,舍身受身,不过如同梦中搬家而已,并没有离开梦境,三界还同一梦,六道原非二门。觉悟的境界是“照见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
2、人,苹果,环境,三位一体,应等同对待,并无主次之分,同在梦中,同是幻有,同非真实。六道只存在于轮回的梦境,换句话说,轮回本不真实,梦中之人却当成了真实,所谓:认假做真,背觉合尘。要想认识做梦的主体,只能反过来:背尘合觉,反妄归真。这种与梦境对抗的努力被称作修行。
3、五祖大师与六祖偈云: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五性亦无生。是从幻相说到了本体。因果关系如同种地,因小果大。你杀牛,在你为造杀业之因,将来果报是被杀,牛被杀是偿宿世杀业果报,但今牛被杀依旧怨恨,所以将来还会找你报复,正所谓:冤冤相报,无有了期。以讨债之时,权柄在手,不知节制,往往过分,又欠来生之债。真正明白人,过去恩怨一笔勾销,虽知负我,而不追逼,负债者必感恩戴德,从此了结旧怨,此明白者看破因果解铃之妙法也。
不昧因果是相对不落因果所言,野狐五百世前为人错下转语,答人: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因此误人之语招来五百世野狐身,百丈禅师为重下转语:不昧因果。方令解脱。一言一行,皆在因果之中,修行人开口可不慎欤?
4、西方净土乃弥陀愿力与众生因缘相感所化,无衰无变,建立常然。生彼国者,具五眼六通,寿命无量,直至成佛,永不退转。皆是阿弥陀佛宿世因缘,当生彼国者。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信愿行三资粮具足则往生有分。
极乐世界横超三界,不在六道轮回之中,天上境界与净土相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天上寿命尽时,依旧堕落。极乐世界国无女人,清净之乐,不同于欲界男女五欲八苦之乐。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寿命无量,清净无染。岂基督教耽着五欲寿命有限之所谓“永生”所能方比者哉?
补充日期: 2002-10-07 10:43:55
呵呵,谢三七兄,是否可以如此理解?
尘世空幻不定,轮回本无所谓有无主体。以人生为大梦一场喻之,若认为有轮回主体则任何梦中之物皆为主体,而梦中任何之物又非真正的主体,所以轮回无有主体。
对于因果之说,三七兄未让我满意。
三七兄是由及果,认为与其冤冤相报,不如泯然恩仇。但我是由果及因,既然牛种下恶因,则不杀之不足以消其恶因。我宁愿承担杀牛后的恶果,而为牛消除恶因,这不是很伟大吗?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岂非就是此意?(呵呵!自觉近乎诡辩,三七兄见凉。)
既然西方净土乃弥陀愿力与众生因缘相感所化,既然佛心清净,那么就无凄苦与美妙之分,极乐世界则可以为任何形态,那么极乐世界即便是地狱形态又有什么关系?为何依旧是甘食美服之地?此种形态只能吸引那些未悟的凡尘俗子(比如我就向往得很。),此非有吸引信徒之嫌?
既以极乐名之,需知道乐也是五欲之一,永生亦是欲望人生最大之欲望,若拘束于字句,清净依然是欲望之一。不知道此乐和欲界男女五欲八苦之乐有何区别?
作者:三七生 回复日期:2002-10-7 15:28:50
如果此牛即将造成大恶,你于此时杀之,不怕将来偿债,断了它的恶因,你就很伟大。但如果牛很温顺,你却起了杀心,就是你的成熟旧果再造新因之时,也是你的解铃之时,这时你是权柄在握的,如果牛不欠你命,你是杀不了牛的。任何众生都不能毫无缘由地参与或承担其他众生的因果,佛也是一样,所以说佛不能度无缘,不能灭定业。
极乐之乐,乃远离苦乐之乐,非苦乐对待之乐也。极乐世界众生觉悟的程度很不一致,所谓花开九品,足征根器差异。其中多有尚未断惑的凡夫,未见空相,所以苦乐境界依然存在。佛法原有“先以欲钩牵,后使入佛慧”之说,所以极乐国土三种庄严也可理解为一期方便接引,待彻底觉悟圆证法身,自然苦乐本空,地狱天宫无非净土。甘食美服乃其福德所感,真实不虚,然清净无染,并非耽着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三七生
|
2003-5-28 19: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五祖大师与六祖偈云: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文中最后一句“无性”错成了“五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心斋
|
2003-5-28 1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健忘好久没来社区了,告诉他社区的人很想他,让他回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5-28 21: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大疑大信,小疑小信,不疑不信。
知者求理,信者求真,明者求心。
网上善聚,多世之因,诸佛菩萨悉遥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心竹
|
2003-6-7 14: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三七生,请教几个问题。
有幻有真否?因果何处立?西方声色哪乡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6-7 2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心竹自虚已近佛,类迹有形反蹉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竹楼语
|
2003-6-8 21: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呵呵,若说蹉跎是蹉跎,不知心虚已近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6-8 22: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佛见众生都是佛,
我心空时“如来”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竹楼语
|
2003-6-8 22: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金先生在网,那是有缘啦。
众生见佛非是佛,佛心若空“来”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6-8 22: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涯与健忘探讨佛学问题
既是见佛心非众,
佛心非空非不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三七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