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今年中医药工作重点确定(转贴)

[复制链接]
查看1939 | 回复3 | 2004-7-21 13: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 今年中医药工作重点确定  
时  间: 2004-07-18 18:35:04    阅读数: 3
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
今年中医药工作重点确定
 本报讯 (记者刘智利)在昨天开幕的2004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化改革,求真务实,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农村中医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继续实施科技兴业、人才强业、依法治业和“走出去”基本战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佘靖提出,今年要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中医药工作:
  (一)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
  各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注意协调利用中、西医两种资源,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与作用。在防治指挥的组织系统中吸收中医药管理人员参加;在应急卫生队伍的建设中,建立中医药应急救治专业技术队伍和专家指导小组,或在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业技术队伍时,吸收一定数量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加强对中医药救治专业技术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中,鼓励和倡导各级传染病医院设立中医科和中医、中西医结合病房。对已成为当地紧急救援中心的中医医院,要进一步加强建设,提高应急救治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医医院进入当地紧急救援网络;鼓励和支持将各级中医医院急诊科(室)纳入当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网络加强建设。
  各地应积极建立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工作的长效机制,认真开展中医急症学术研究,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科研工作。积极探索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方式,以及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有效机制。
  抓好重大疾病的防治,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中医药防治非典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人禽流感疫情的预防控制,制定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的技术指导方案。年内将在河南等5省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对农民和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免费发放中药。通过实践,筛选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方案,研究开发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新药,为更多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科学研究。重视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工作,开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和研究 。
  (二)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更好地为农民健康服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浙江、湖北、云南、吉林4省中各选1个县组织工作研究组,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给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中医药服务。落实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工作,积极协调东、中部省份大中型中医医院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对口支援西部地区中医医院,组织局属局管中医医院到西部开展巡回医疗。各地也要做好辖区内中医医院对口支援本地区农村中医药工作。鼓励城市离退休和富余中医药人员到农村工作,认真执行城市中医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制度。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适时召开农村中医工作经验交流会。
  发挥中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区情况的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设施配置标准,以及村卫生室中医药业务建设标准。加快县级中医医院房屋设备及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服务所必需的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继续开展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制定下发《乡村医生应具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启动农村中医药人员培训项目。
  (三)积极推进城镇中医医疗机构改革
  深化中医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加快推行和规范人员聘用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探索具有激励作用、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形式,逐步建立以按岗、按贡献取酬为主要形式的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开展对中医医院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的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提高中医医院服务水平。
  强化社区卫生中医药的服务功能,积极探索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发展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卫生中医医疗服务或投资兴办社区卫生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示范区创建活动。
  (四)实施科技兴业、人才强业战略,提高中医药综合实力
  组织开展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继续推行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级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今年将召开中医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
  强化中医药科技项目监管,安排好2004~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研究专项,加强对“十五”国家第三批重点科研项目的监管和实施,做好“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等重点专项的结题验收。
  组织制订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划。以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为重点,全面做好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做好项目实施效果评估。认真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建立分片区督查机制,完善结业考核指标体系,保证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质量。
  加强临床教学和临床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认真做好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中期评估,抓好西部地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指导中医药院校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突出办学特色,保证教学质量。  
  加强中医药宣传工作,及时宣传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理念、知识和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中医药防病治病,进行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五)促进中医药对外与对港澳台交流与合作
  在进一步发展对外联系网络,巩固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格局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本地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引导、组织和支持本地区中医药机构更加广泛地“走出去”。
  继续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在传统医药的管理与法规建设、传统医药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传统医药技术标准制订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各国政府在传统医学领域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两个联合会今年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同时主办“传统医学政府论坛”。
  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六)推进中医药依法治业,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实施《中医药条例》,抓紧制订相关配套文件,推进中医药依法治业。已出台地方中医药法规的省份要做好与国务院行政法规的衔接工作,继续做好地方中医药法规的贯彻和执法监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进行《中医药条例》贯彻实施一周年情况检查。
  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年内要制定《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规划》,建立中医药标准审定委员会,组织制定和修订一批中医药标准,开展一批标准化研究项目。
  严格中医医疗机构、人员、技术准入的管理,清理和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中医医疗活动。 进一步清理中医药行政审批项目,大力精减不符合法定权限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宏观管理和政策研究,创新管理机制和方式,推行政务信息公开,积极发挥中医药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七)加强中医药行业作风建设
  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使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服务病人、爱护病人成为广大中医药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要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药品回扣、开单提成和索要、收受“红包”等违纪行为。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加强业务管理与行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建立对医疗行为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定期监督稽查制度。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
  佘靖还强调,今年要继续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抓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继续加强民族医药工作,重视民族医医院内涵建设,努力改善民族医医院办院条件,深入开展国家级重点民族医专科建设工作。



oeah6603 | 2014-4-21 08: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个德鲁伊,他喜欢大自然,他喜欢一切花草树木…他最后因为车祸,成了一名植物人。
pletchernhf | 2014-5-7 1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个帖子,下班咯~
qjwzt | 2014-5-25 14: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3_41:}默认的表情好少啊。楼主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