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复制链接]
查看2194 | 回复10 | 2003-3-30 12: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也XX,败也XX
——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本文曾发表于 说法论坛及 一网情深BBS, 点击可进入
  已故老艺人刘宝瑞有一段经典的相声段子叫做《开药铺》。说
的是早年间京城里有个买卖人贾行家,伙同一个叫满不懂的合股开
一家药铺,二人租好铺面,把家眷安排在后院,雇了一个叫窝囊废
的伙计就开张了。头一个顾客进门要买“白术”,贾掌柜的赶紧让
窝囊废到银楼去打个银珠(白色的珠子),顾客喜出望外,拿着
“白珠”走了;来了个顾客要买“白芨”,掌柜又叫伙计去菜市儿
买了只大白光鸡拿走了。掌柜的贾先生说“买卖都这样儿,先赔后
赚”。这时来一位要买“附子”,贾掌柜的很“无奈”,把买卖交
给合股人满不懂,顾不上老伴儿哭泣,拉上儿子,“父子”跟顾客
走了。过后来了个天津人要买“砂仁”,因口音关系说成了“洒人
儿”(老北京“三”读音为“sa”),满不懂只好关了买卖,带着
窝囊废、贾掌柜家里的三人一起要跟买“砂仁”人走;听见哭哭啼
啼,药铺门口摆鞋摊儿的陈皮匠听说是只卖人不卖药,怕被当成
“陈皮”卖掉,赶快溜走了…… :D。
  这个故事夸张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懂装懂,咋咋呼呼的人。
  胡万林案炒得沸沸扬扬。这给爱起哄抬杠的司马南之辈搭起了
一个新的出风头舞台。台面上跳来跳去几个人,胡万林柯云路们扮
演反派的,司马南辈扮演正面的,渲染得红红火火,世人瞩目。说
起来柯云路司马南都不懂医,在这里搀和也不得其道,“无知产生
无畏”对二者来说很贴切。柯氏满不懂吧,敢在京城里大办特办
“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来研究去被个假行家弄到了法庭去对质,
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司马南个窝囊废,哪儿热闹削尖了脑袋往
哪儿钻,懂不懂吧也想诈着胆子混到法庭去充那大尾巴蛆,唯恐天
下不乱没了起哄架秧子的空子,而且专门捡这假行家软柿子捏,他
家门口儿深圳搞美容的大教授一天功夫要了美容心切的美丽健康小
姐的命以及类似止血钳留在盆腔18年、推来搡去半天时间丢了小
孩子命之类的天天新闻他敢去碰吗?跳来跳去的司马南辈打啥,吹
啥,“眼色”有的,抬杠起哄是手段,投机是其专利也是目的。真
为了“科学”?可他(们)并不懂科学,更谈不到医学的专业知识
了。所以胡万林这样的假行家在法庭上都敢视自己为“医学专家”,
不屑与司马南之流对话,于是人们马上明白司马南辈在假行家面前,
只能充当一个窝囊废的伙计角色——胡万林的影响远比当初行医的
时候大得多。两个科盲成就一个假行家扩大知名度,闹剧的现象就
是如此。
  从柯云路的大作以及有关报道看,胡氏治病特点就是给人服用
大剂量芒硝,也是因此“致死人命”而被推上法庭的,司马南辈则
抓住“非法行医”不放,做出悲天悯人、替天行道的“大义凛然”
状,诸如此类。柯氏说胡氏有数十万的病例,治疗绝症不计其数;
司马氏说胡氏有上百人的命案,没说胡氏是否曾救治过人,具体多
少人等。两个科盲都缺点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其实让公众知道
事情真相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司马辈“醉翁之意不在酒”,官司
事小,政治投机乃第一是也。不过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只要别
乱牵扯或影射他人。
  中国民间有“偏方治大病”的说法。简单的一两味药,往往起
到起死回生的奇效,是数千年来老百姓总结的社会现象医学现象。
蒋介石把曲焕章弄到重庆,无非是想得到白药中那几样有神奇疗效
的药和方子,那是人家安身立命的绝招,岂肯轻易白给?于是曲焕
章拚老命死在软禁中也没就范。而现代医学对于中医药的奇效的认
识至今尚处在很幼稚阶段,一些(可以说相当数量)被西医判处
“死刑”的重症患者(如癌症、尿毒症、瘫痪、脑血管疾病……等
等)在中医药治疗后奇迹般地存活,屡屡可见。像胡万林这样一个
“江湖郎中”凭着对某一两味药的认识了解,治好若干病人,特别
是若干位被现代医学判了“死刑”,遵医嘱回家“吃点好吃的,想
干什么尽量依着他”等死、“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患者,并非不可
能;这恐怕也是柯云路大吹特吹以及胡氏得以到处行医的社会基础。
其实倘若他们学点中国医学史,本可以避免如此离奇的吹嘘,也使
百姓有一个衡量和选择的余地,免遭盲目追风求生而追悔。
  芒硝用量似乎成了法庭辩论的一个议题。撇开寻求法律解决的
牵强及目的愚蠢,把这样的专业问题拿到法庭同样显示了司马辈的
无知(当然也显示了急于投机成功的紧迫愿望)。
  云南有位名医吴先生,人称“吴附片”,以敢于运用附片著称。
附片的常规使用计量一般不过3~5g,但吴先生临床使用一般都
在百克以上(以前计量单位为两、钱,用量则以两计)。常见者数
百克不鲜,多的可达公斤剂量。常以此起沉疴,救人命。查看一下
《吴佩衡医案》就足够了解了。人们可以看到在云南、昆明使用附
片剂量数十克、上百克很普通,疗效也不错,这与一般本草书籍、
中药教科书都是超常规、有违祖训的,但临床确实如此。北京名医、
中医研究院教授焦树德先生到昆明作学术报告,台上说“对*个病
例大胆使用附片12克”云云,台下轰然而笑,议论不止,他老先
生都不知道笑的什么。不过以讹传讹,据说吴先生的“学生”用汽
油桶熬附片,看病前需先喝一大碗附片汤始得入内诊病,如此之类
出事治人于死命者而吃官司坐牢的也大有人在。胡万林是否属于此
类“胆大妄为”者尚未详知,据柯云路及夫人讲“此人看病确有过
人之处”,现在因为出了事,且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和详细事实经
过(比如经现代医学确诊为“不治之症”的具体病例多少、如何求
诊等等)以及病案问世,不好做判断。
  滇南蒙自一带有个风俗,冬至前后进食乌头补养身体以御寒过
冬。乌头大毒,炮制颇有法度,比附片更限量,使用需慎之又慎。
百姓则习以为常,代代相传,“服毒”不止,这与扶桑喜食河豚解
馋不顾命决非可比,是为巧用大毒补益强身。砒霜剧毒,是中国历
代罪案害人的主要作案工具,武大郎便死于潘金莲西门庆合谋使用
此药,但现代治疗血癌(白血病)却被发现是良药一剂。怪吗?怪
也不怪。民间有句话“是药三分毒”,意思就是说药不在于用不用,
在如何用会不会用,用对了砒霜可救人,用错了人参也害命。在法
庭以医药量规定之类做话题为衡量判断标准是无知之举,于理不通;
理不通,法安在?
  金元时代,南北方几派学说四大家并起,攻下派主张排泄病从
下走,涌吐派力主上吐为快,脾胃派认为中土虚弱当补益,阴虚派
论证火因水少而旺当滋水治火。临床上均颇具章法,用药独到,各
有千秋,至今仍为医师遣方用药遵循。胡氏的方法实际并没有什么
新鲜东西,与老祖宗相比并没有过人之处,只不过因为吹嘘者没有
历史知识医学知识而神化了一些现象,使人们盲目少见多怪于那些
疗效结果,产生了所谓的“轰动效应”;柯云路看到了这一点,在
他的《发现皇帝内经》中一滑而过,套在他的大而化之的空洞说教
中“恍兮忽兮”,贻害不浅,倘若柯氏有点临床感觉和经验,怎可
如此轻浅,拿最实际的人命泛泛而论呢?人体是最实际的东西,生
命的自然发展可不是恍兮惚兮的主观过程。司马辈则连这个边都不
沾,不配谈此问题。回到生命的科学研究,是最现实的办法,吹嘘
惑众起哄抬杠都是混混儿无赖的闹剧演员。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
实学科学,老老实实做学问,混迹闹剧中起哄抬杠钻空子搞投机实
在是误国误人玷污道德法律。
  胡万林P大个人P大点事搞得鸡飞狗跳闹闹哄哄,从吹得神乎
其神开创历史新纪元到贬得一钱不值残害人命十恶不赦,一个极端
到另一个极端,连先热情后平淡最后没功夫搭理的降幂排列顺序都
没必要反映,也算是现代商业社会总体浮躁轻浅的一个折射吧。对
于一个健康向上成熟的社会需要来讲显而易见是不利的。
  对科学的真诚和尊重是通过对人的真诚和尊重表现出来的。否
则的话,都乱了套了。

                  2000年元月


匿名| 2003-3-30 22:01:56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此文可帖去新浪啊,哈哈哈.
看能有多少人反对
燕山隐士 | 2003-3-31 01: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可惜现在很少有人敢如此胆大妄为的实话实说了!
金谷子 | 2003-4-1 2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来一波,我来一浪,
你打一拳,我还一棒,
好不热闹,元帅!!神将!!!
玄隐子 | 2003-4-2 23: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好文!讲得是大实话。
金谷子 | 2003-4-7 21: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埋头医案久,
抬头笑观二牛斗,
他自咻咻,我自悠悠,
任他满天飞琼玉,
何关江河万古流!
匿名| 2003-4-7 21:59:34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金兄文采飞扬,可有QQ?
我的36427954
金谷子 | 2003-4-8 21: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可否请教如何申请及使用QQ?
在下先谢过先生了!
匿名| 2003-4-8 21:45:27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呵呵,这个,http://www.tencent.com/
去这里有个号码服务,然后照做就可以申请了:)
然后再照做就可以登陆了,然后我再教你怎么用:)
金谷子 | 2003-4-9 22: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闲话胡万林案及其它

先谢过这位女大哥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