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社区管理
›
企业医院改革的思考 (转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企业医院改革的思考 (转贴)
[复制链接]
2134
|
3
|
2004-7-21 13: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企业医院改革的思考
一、企业医院的历史与现状
企业办医院是我国国情和历史长期形成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也是我国在建国初期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医院为企业生产服务,为本企业职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对弥补当时国家卫生资源,不足,增进职工健康,稳定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我厂为例。我厂是1956年建厂的老牌国有企业。从建厂之初,作为企业的配套福利设施,医院、托儿所、粮店、煤店、小百货商店等是和住宅楼同步建设的。可以说除了没有火葬场外,企业从生到死,衣食住行各种福利设施一应俱全,职工足不出家属区,就可以解决一般的生活问题。当时我厂卫生所是个仅有十几个医护人员的小门诊部,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常见病。
纵观大多数企业医院有以下的共同特点:
1.企业把医院作为一种福利事业来办。因此,医院的服务规模大都是“小而全”,治疗的病种单一。
2.主要负责本企业内部职工的医疗服务,服务对象相对固定。
3.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主要靠企业拨款来维系,企业的效益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企业不景气,医院就不景气。
4.企业医院的人事、分配、激励机制等都受到企业管理的限制,经营机制也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因此企业医院既无压力,也无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市场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医院面临着比公立医院更大的冲击和压力。首先,企业医院受其性质、规模、功能、装备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抗衡,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其次,近几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给医院的资金投入逐年减少,使医院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环境改善等都缺乏资金运行,企业医院更加步履维艰。第三,企业医院是在计划经济年代设置,为部门所有,条块分割。企业的主管部门审批时,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前提,政府部门无统一的规划,因此卫生资源布局零乱,资源浪费和过剩。医疗机构设置过多,使各医院病源逐年减少,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下降,企业医院更是门庭冷落。第四,(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位于城市的企业要逐步把所办的学校、医院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移交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实现社会服务机构与企业母体剥离。”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职能,成为国企沉重的负担,最终窒息了企业的活力。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深入,企业办医院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生产经营,使企业难以轻装上阵。认真落实中央精神,为企业卸掉历史包袱,企业医院与企业母体剥离已成定局。
对比分析我院的情况,虽然位于城乡结合部,但周围医院林立,附近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医院,省纺织医院,唐都医院两个三级医院近在咫尺,就纺织城地区来说,卫生资源是过剩的。我院自93年起业务量逐年递减,93年门诊量达31万人次,到99年下降为15万人次,下降50%,床位使用率由8596下降为5396,减少了30%。纺织企业的持续亏损,使企业从89年厂卫生所改建为医院后很少再给医院添置、更新医疗设备;企业效益不景气,也使医院的部分业务技术人员流失。 面对企业医院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不足,企业资金投入减少,病源下降,并且将逐步与企业剥离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医院应如何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探索出一条企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路子,已是迫在眉睫。
二、企业医院改革的思路
1.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多年来企业医院靠企业吃饭,医院的职工没有压力,缺乏竞争意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医院要生存、发展,关键的问题是要教育职工,认清医院面临的形势,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建立市场观念,逐步使医院各项工作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从而使医院职工的思想迅速从计划经济的禁锢下彻底解放出来,主动走向市场,接受挑战,要把医院生存、发展找厂长变为既找厂长,又找市场,还要找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寻求多方面经济、政策的支持。
2.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是企业医院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点,使医院不仅要面向疾病,而且要面向健康,是医疗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把过去医院只为病人服务转变到为广大健康人群服务,从为延长病人的生命服务转变到为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服务,这样扩大了医疗服务的范围,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满足了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作为企业医院本身就是基层的医疗机构,必须及时抓住这个新的发展空间,走出医院,进入社区,进人家庭,为本企业职工及周围社区的居民提供医疗、心理咨询,疾病康复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这样,不仅保住了原有的企业职工的病源,而且提高了企业医院在周边群众中的影响,改善企业医院的地位,同时也促进医务人员服务转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从我院开办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年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逐步提高。
3.找准定位 发挥企业医院的优势
企业医院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为医院准确定位。要根据所在地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群众的医疗需要、医院自身的设备及技术力量情况,寻找本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空白点,以此做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切人点,要变“小而全’:为“小而,专”,建立起适应本地区群众健康需求的特色专,科,这样避免了和大医院诊疗项目上的重复建设,又吸引了病源,实为企业医院的一条生存之路。我院近几年引进人才,根据纺织城地区的医疗市场情况,开设了烧伤专科,以收费低、疗效好在本地区及周边的县乡农村都有了较大的影响。
4.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开展成本核算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医院作为社会福利事业,所有费用如职工工资、更新设备等等都是由国家或企业全额拨款的,因此不需要考虑利润和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性质由“社会福利事业”转变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事业”,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在三年内全部取消,企业医院受企业效益的影响,投入更是严重不足,医院必须靠自身经营来维系生存。要经营必须进行成本核算,医院通过为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获得营利,否则医院就不能发展。同时,医疗市场的形成使医疗卫生行业的垄断行为被打破,竞争机制引入到医疗服务中。竞争首先是医疗服务价格的竞争。要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就必须降低医疗成本。所以,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实际上在二定范围和一定意义上已具备企业的性质。因此,医院必须借鉴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追求成本优势,即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
医院要遵照客观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树立经营理念、成本核算理念,有效的组织、合理的配置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如在购置新设备、开设新诊疗项目前,先进行市场调研、成本预测,可减少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对科室进行支出的成本核算,可控制科室成本,利于对科室管理和成本考核。总之,通过成本核算能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使医院的经营步人良性循环的轨道。
面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背景和企业医院的现状,企业医院的改革、生存、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如企业医院被企业剥离后,经费自何处来,企业不再拨付,地方财政又无力承担,企业医院有可能处于企业、地方政府两不管的尴尬境地等等,但企业医院社会化是大势所趋,企业医院剥离、转轨在即。要做好企业医院生存、发展的大文章,要政府、企业、企业医院共同努力,才能使企业医院再造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ueez2304
|
2014-4-21 10: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说你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wlx4023
|
2014-5-7 18: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4-5-27 04: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今医案
会联想的风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