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转帖]念佛的好處-念佛的科學原理(净空法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念佛的好處-念佛的科學原理(净空法师)
[复制链接]
866
|
0
|
2003-8-2 10: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念佛的好處-念佛的科學原理 2003/6/23 澳洲淨宗學院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近代科學發現了三件事:
第一,時間與空間不是真的。佛法講的更清楚,時間與空間是不相應行法,所謂不相應行法就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科學家現在也證實了,在某些條件之下,空間沒有了,也就是沒有遠近。遠近沒有了,阿彌陀佛在哪裡?就在我們對面。所以,我們眼能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耳能聽到極樂世界的音聲,鼻能嗅到極樂世界的香味。
不但沒有遠近,時間也是假的。在某種條件之下,時間沒有了,也就是沒有過去、未來。人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進入將來。所以,時間、空間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這個幻相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第二、一切萬物從何而來?無中生有。「有」是從無中來的;從無中來,還歸到無。科學雖有此發現,但是未能解釋清楚,而《楞嚴經》對此說得非常清楚。《楞嚴經》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處出生,「處」是空的,從「空」中生有;雖然生有,立刻還回歸到無。
第三、就是宇宙的起源,虛空、世界、星球、生命、萬物從何而來?無中生有。從前說是大爆炸,是從什麼東西爆炸出來的?現在科學將爆炸點找到了,這還是從理論上推演出來的,事實上還無法找到。他說宇宙大爆炸的原點有多大?很小,小到我們無法想像。科學家比喻說,拔下一根頭髮,豎的頭髮是圓的,圓的直徑上面可以排列宇宙的原點。排列多少個?一百萬億億億。這個東西爆炸出來就是宇宙。
《華嚴經》講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不大,微塵不小,這個微塵可能就是科學家所講的原點。誰能進入微塵世界?《華嚴經》上,我們讀到普賢菩薩能入。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因此你證到了等覺菩薩,就能進入宇宙的原點。
科學說宇宙是這個原點爆炸出來的,而且宇宙現在還在擴張,所有生命、一切萬物都是這麼來的。這是什麼時候爆炸的?科學尚無答案。其實,若是對大乘佛法真正懂得了,答案就是《楞嚴經》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仁王經》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生就是現,滅就是回歸。我們今天看到一切現象是什麼?相續相。所以,《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宇宙一切現象不是真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爆的速度太快,立刻就消失了,第二個又爆,所以原點無量無邊。
佛雖然沒有說宇宙原點,我們曉得那是阿賴耶識裡的種子。阿賴耶識的種子沒有形相,若有形相,盡虛空遍法界也容納不下。科學家現在推算原點,那個點也等於空。一根頭髮的直徑能排一百萬億億億個原點,可是再高明的科學儀器,也都無法觀察到。為什麼?把這個原點放大一百萬億億億倍,你還是看不到,必須再乘一倍,才把這個原點看成像一根頭髮那麼一點大,不可思議!
佛經上講的宇宙真相,現在科學家在數學裡面推論出來,但是還沒有辦法觀察得到。因為幾乎不可能把一根頭髮放大到一百萬億億億倍的平方,即使放到那麼大,你也只能看到那一點,而且現在世界上還沒有這麼高的科技。這是諸法實相!
等覺菩薩很自在,原點也能進得去。這就是告訴我們,沒有大小,原點不小,宇宙不大,沒有遠近,沒有先後,因為是自性變現的。沒有遠近就是沒有距離;沒有先後,就是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我們講的空間、時間,到那個時候都等於零,這是真相。我們學佛不是學別的,主要就是要了解這個真相。我們要是在這種真相裡面生活,就是佛的境界了,這個境界就是大乘經講的極樂世界、華藏世界。
但我們要想修行證得這個境界太難太難了,要把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斷得乾乾淨淨才行,這不是容易事情。所以,阿彌陀佛真正是大慈大悲幫助我們,只要念他的名號,不須斷煩惱,就能往生。名號好比電磁波,我們以此方法與阿彌陀佛溝通。我們具足信願持名,到壽命終了時,阿彌陀佛就會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信願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持名,我們以此與阿彌陀佛常常聯繫,訊息不斷,到時阿彌陀佛就會接引我們往生。
何以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此世間,人壽命短促,成就不易;而西方極樂世界之大眾,壽命無量,一生成就圓滿佛果,斯乃極樂世界之第一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心斋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