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莫奈

[复制链接]
查看1185 | 回复0 | 2003-1-23 13: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灰蒙蒙中透出一片红黄相间的暖色,站在远处看,似乎有水在动,浮光幻影中分明有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远处的桅杆晃动着,近处的小船摇碎了倒影。一切都在流动,其间充盈着阳光、空气、水,这是一片生机蓬蓬的景象。但当你走近时,一切又渐渐模糊,重新还原成单纯的色彩。这就是那幅最初被评论界说得一无是处的日出印象,也就是那幅开创一代画风并令画家莫奈成为“印象派之父”的《日出·印象》。
“我要画出空气流动的感觉。”画家这样想,这样说,也这样做。光线在不断的变化,画家的印象却停留于最初,手中的画笔用颜色记录着这印象,诠释着这感觉,画家的生命凝固于那最初的瞬间。冰天雪地中帽沿很低,胡须很密,烟斗已熄,目光近似凝滞,僵在手中的画笔却片刻不停。但那最初的瞬间并未停留,它已不动声色地消逝于画家的眼底。笔似乎永远要慢一拍,停留在画布上的油彩也总会让画家感到失落,他像一个迟钝的猎手:扣动扳机的瞬间,猎物刚刚飞走。
“如果我再能找到其他令我感兴趣的事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得到休息,现在我无法休息,因为工作一直缠绕着我,甚至是在梦中。”作画在更多时候对画家来说是一种折磨,但他已经欲罢不能,这已不再是一种工作,仿佛是他欠下公众的债,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偿还。他甚至将自己的命运比作推磨的牲口。无数次,他似不情愿而又心甘情愿地拿起画笔……
莫奈不让他的孩子学画,因为他知道那不是轻松的事。但从大众的角度看,莫奈又是幸运的,他活着时便已成名,五十岁后终于脱离了贫困,这都好于后来更出名的梵高。梵高早早以结束生命作为解脱,活下去的莫奈则显得更加无奈,他已无法停下手中的画笔。从他的言语中,我们能体会到,他背负着更沉重的痛苦。生命已成为兴趣的俘虏,这似乎是很多大艺术家共同的感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