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678 | 回复12 | 2003-8-11 18:27:06 |阅读模式
今天买了一本《易经》,看了下开头,还好了。
有个小问题:
我看到的卦体是六爻的,好象跟我以前看的不一样,以前的是三爻的?
当然每一爻书上都有解释了,意思也还清楚。
今天看的是乾卦,纯阳。
为什么不说二九,要说九二呢?
明明初九,上九都是先说位置的啊。
还有,反爻是不是要重新测一遍呢?
那要是测出来和第一次完全一样,算不算反爻呢?
用九和用六这样大的变化,应该很少出现,不知为什么又说是大吉。
总之,糊里糊涂的。
要是说错了大家不要笑啊,嘿嘿。
学海无涯 | 2003-8-11 18: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看错书了,易有理\筮两派,请不要看卜筮方面的书,和中医无大关系.要读易理.直接看周易.
匿名| 2003-8-11 18:37:52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什么什么??我买的书叫《易经》。
《周易》不是分《经》和《传》吗?
昏!
昏昏昏!!!!!
我要看基本的啦。。。。。。。。。。。。。。。
如如 | 2003-8-11 20: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下面引用由学海无涯2003/08/11 06:32pm 发表的内容:
看错书了,易有理\筮两派,请不要看卜筮方面的书,和中医无大关系.要读易理.直接看周易.
不玩卜筮如何能证易理之正确?
医理是治病不治命的,是不是?若能由易而知命,乐天知命、真君子也!
亦大医生也!
直接看周易很重要,计《大传》也重要,读其辞、玩其占也重要!
明堂振衣 | 2003-8-12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易学之基础,建议先读宋代朱熹之《易学启蒙》。
学易当从理、象、数三者同时入手,缺一不可。《周易》与《易经》并非区分经、传之不同义名辞,“周”指朝代言,即所谓周代之“易”,用以区分夏、商之易。秦汉之后,所言《易经》多指经、传之合本,亦是周易原文与孔子“十翼”合定而成,宋代朱熹更将象辞、彖辞等“传”文逐条列于“经”文之后,以示儒易之正统。近人为历史、训诂研究之方便,习于将经、传分而注释,如高亨先生之《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等。
初学者,直读经文不可能真正理解,先读一些古人注解,将基本概念弄懂。义理方面可读《周易正义》《周易本义》等;象数方面可读《易学启蒙》、《易学象数论》、《周易来注》、《周易集解》、《易图钩隐》等;卜筮是象数所衍生,有不同之流派,与周易本身关系较密切者有《焦氏易林》等;与术数关系密切者,有由《京氏易传》演化而来之《火珠林》;兼两者而有之者,可读《梅花易数》。
明代大儒王阳明有云:“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今日之师友答问、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习易者,绝不应歧视卜筮之道。所谓“易与天地准”,易学与医理并无直接关系,然确对医学有许多启发,但不可混为一谈,否则便失去了应用价值。
近代易学名家尚秉和先生集有一书,《周易古筮考》,不妨找来读读,或有意外之获。
学海无涯 | 2003-8-12 11: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在下于易尚为门外,上两位为何不回答一下斑竹枝的问题呢?
玄隐子 | 2003-8-12 14: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确实如金谷君、如如二位所云,理象数本三位一体,真明理,则象数在其中矣;反之亦然,这正如中医之理法方药,也是一体一样。
试答枝:
我看到的卦体是六爻的,好象跟我以前看的不一样,以前的是三爻的?     六十四卦,为八卦相重而成,故有六爻,三爻者,八卦也。
为什么不说二九,要说九二呢?  首标阴阳,九为老阳,六为老阴。
明明初九,上九都是先说位置的啊。  可能只是习惯写法吧?
还有,反爻是不是要重新测一遍呢?  
那要是测出来和第一次完全一样,算不算反爻呢?    这两句枝没讲清楚,请详明。
匿名| 2003-8-12 21:55:31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测卦者好象在测出一卦后,需要再测一卦做为反爻来印证?
主要是看上位的变化,我想问的是:
如果这一卦和前面测的一模一样,就是说没有任何变化,那还有什么意义?
玄隐子 | 2003-8-14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卦卦全息,一般测一卦即可,不用再测第二卦。
学海无涯 | 2003-8-15 16: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学易的一些问题

初则告,再则渎,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