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来自雪域的绘画

[复制链接]
查看963 | 回复3 | 2003-9-21 09: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卡,是一种藏传佛教艺术。是绘制宗教图像,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在藏传佛教任何一座寺院、佛堂、僧舍,乃至许多信徒的家中,都悬有唐卡。这是皈依佛门的标志、顶礼膜拜的对象。
  
   唐卡一般为竖长方形,中间部分称为“美龙”,是唐卡画的核心部分。画面四周多用黄红两色彩缎镶嵌,名为彩虹。下方正中镶一块方形的不同颜色的彩缎。画上有天杆,下方有轴。画的下方彩缎略呈梯形,彩缎边沿嵌上红线或白线,轴的两端饰有纯银、象牙、玉石或铜制轴头,轴上雕有龙纹等图案,做工考究。整个画面覆盖着可以揭起的彩色绫子以保护画面,画上还压有两条等长的飘带。画面平常用绫子盖着,在展示时把绫子收在画的上方,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唐卡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包罗了佛门所有的佛、菩萨、护法神、教义、教法等等,还涉及到藏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绘制唐卡是一种宗教皈依和崇拜行为,目的是为了供奉和膜拜,不是艺术家表现自我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对艺术创新的追求。故而必须遵守固定的程式,不能随心所欲。
白度母
  
  规格
  50cm*40cm
  

唐卡分两大类,第一类,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是绘画唐卡。这一类唐卡,大多绘在布面上,也有少数绘在纸面上。使用的颜料非常考究,采用不透明的矿物颜料,如石黄、石青、石缘、赭石和朱砂等。
  
   第二类,是织物唐卡,有刺绣、织锦、缂丝和剪贴。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制而成,分高绣和平绣,高绣,也叫堆绣,跑遍整个藏区,只在青海省塔尔寺见到这种唐卡,被称为塔尔寺“三绝艺术”之一(另两种是壁画和酥油花)。这是用各种彩色绸缎剪成佛像、景物等形状,充塞羊毛或棉花,使中间凸起,然后用丝线绣制而成,很有立体感 。
  
  
 格萨尔王
  
  规格
  40cm*45cm

唐卡的内容,绝大部份是宗教画,也有少量取材于社会历史、世俗生活及医学、天文等内容的挂图,大致归纳为以下十二类:一、佛 二、菩萨 三、女性尊者(佛母) 四、罗汉 五、密宗护法神 六、教派祖师、历史精英 七、教理、教规图 八、神话传说 九、历算、医药图 十、历史故事图 十一、古寺建筑图 十二、宗教图案
  
   唐卡一般长1米左右,最大的有数十米。如按唐卡绘画内容来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显教类唐卡。密教称其他佛教派别的教义皆为应身佛释迦牟尼公开宣说(“显”)之教,故称之为显教。也就是说,除密教外,华严宗、天台宗、律宗、净土宗、曹洞宗、临法宗等皆为显宗,是主绘佛祖释迦牟尼、弥勒佛、十八罗汉等反映显宗特点的唐卡,这在西藏各寺庙中均可看到。这也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吸收汉族文化和显密兼修的重要特点。
  
 佛祖释迦牟尼
  
  规格
  60cm*50cm

观世音
  
  规格
  60cm*50cm

第二类密教类唐卡(密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传授“真实”言教,故称密教。)是主绘形象怪异、凶猛无比为主要特点的密宗佛像。其中不少形象为双身像。常见的画像有怖畏金刚像、乐胜金刚像等。
  
   第三类是印度式唐卡。其特点表现为佛像袒上身,身躯扭曲,腰细臀肥。画像以安祥、和善为主要特色。
  
  
绿度母
  
  规格
  50cm*40cm

文殊菩萨
  
  规格
  50cm*40cm

第四类是女神类唐卡。藏传佛教多女神形象,这与汉传教佛几无女性形象形成鲜明对照。唐卡中常见的女神有度母像、吉祥天母像、尊胜佛母像、叶衣佛母像等。
  
  
  绿度母
  
  规格
  50cm*40cm

千手千眼观音
  
  规格
  60cm*40cm

宗喀巴
  
  规格
  50cm*40cm

9月7日,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大型唐卡作品《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在拉萨展出。这幅唐卡全长618米,宽2.5米,整幅画卷面积1500平方米,重1000多公斤。由著名藏族艺术家宗者拉杰设计、策划和组织绘制,于1999年9月完成。这幅唐卡囊括了藏族历史、文化、民俗、艺术和宗教等诸多内容。


匿名| 2003-9-21 21:52:37

唐卡---来自雪域的绘画

唐卡的特点是色彩艳丽,用笔细腻。
藏画中,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各式度母和观音像,大家注意看,她们腰肢不盈一握,胸部丰满,是世俗的美人形象。
而中原的地区的任何菩萨像胸部都是平坦的,不管她们再怎么美丽。 
这是藏传佛教与众不同的地方,和密宗的教义大概不可分割。
最后一幅是“晒佛”,不记得是哪个寺的活动了,好象是扎什伦布寺?
青云1661 | 2003-9-22 18: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卡---来自雪域的绘画

如此好文,多多益善。感谢心斋版主!
匿名| 2003-9-22 19:28:30

唐卡---来自雪域的绘画

藏族“晒佛节”
  
  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
佛台,或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
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家的国宝。展示出来令群众观瞻。观瞻者成千上万。
  
  为了让善男信女者观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还修筑巨大的晒佛会。如拉萨市的布达拉
宫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均有巨大的晒佛台,台面宽阔,可同时悬挂数幅布画和佛像。其中
以布达拉宫的晒佛台规模最大。每年藏历四月月中旬,将长约三十余丈的五色锦缎堆绣成的
巨幅佛像,由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喇嘛从寺庙藏宝室中取出,悬挂于第五层楼的楼壁南面,每
年悬挂一幅或数幅。佛像多为释迦佛、三世佛等在太阳光的照射和布达拉宫金顶的陪衬下,
彩色佛像相映生辉。身着紫红色袈裟的喇嘛,口念佛经,在佛像前顶礼膜拜。无数男女信徒
,整装敬礼,观瞻佛容,场面宏伟壮观。  
  

原来是各寺都有,不过我还是没记错,扎什伦布寺也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