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格桑:色拉寺辩经

[复制链接]
查看681 | 回复1 | 2003-9-23 22:24:48 |阅读模式
格桑:色拉寺辩经

2003年3月21日08:31

    南方网        
    我经常中午就去色拉寺,从我住的地方坐上出租车十几分钟就到寺庙了。在那里,我会和喇嘛朋友强巴、索巴啦以及年轻幽默的仁波切仓珠,一起吃午饭,聊聊寺庙的新闻和几天来的修行心得,很快就到了每天下午他们辩经的时间。
    我的朋友索巴啦是色拉寺佛学院的辩经高手,我从他那里粗略地了解到,辩经是佛学用语,即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一问几答或几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它是喇嘛们学习佛经的一个方式,辩经的场面在内地的寺院很难见到。在色拉寺,僧人学经内容和步骤同甘丹寺和哲蚌寺基本相同,入寺后先学显宗,然后学习密宗,密宗主要以格鲁派规定的五部大论为主,学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2至24年时间。这么多深奥的佛学典籍仅靠自己修习恐怕很难将它们完全记住,所以相互问答促进是非常有益的一种方法。在西藏,除了转世的灵童,仁波切之处,还有通过层层辩经考试成为仁波切和高僧的,在藏语中有一句话叫“只要你有能耐,甘丹寺的宝座是空着的”。千百年来,僧人们就是这样艰苦而又执着地学习着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和作为一个智者所应有的知识。
    他们辩经时的动作让我非常感兴趣,索巴啦告诉我这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底”,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拉底”,“底”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我们的智慧。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趋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
    西藏僧人们的世界并不是想象中的“古佛清灯”样的一种灰暗沉重的色调,恰恰相反,他们的生活因他们心中坚持的信仰而充满了生气,因为广博的才学而洋溢着缤纷的色彩,虽然他们只是生活在寺院的石墙之内,但是整个世界已经在他们心中。   

缘起 | 2003-9-24 23: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格桑:色拉寺辩经

『二手相击,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趋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

学佛三根本:出离心,菩提心,缘起正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