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医学词汇的普及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1164 | 回复2 | 2003-10-5 21: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医学词汇的普及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医学词汇专业性强,一般仅局限于专业人士交流使用,但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一部分过去不为人所知的词汇逐渐被人了解甚至直接运用,而医学词汇一旦转变成日常用语,在一段时间之内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进而改变人们的用词习惯,现举例如下。

一、 肛门(普及时间:80年代末)
俗称“屁眼”,江浙一代或称“屎孔”等习以为常,现“肛门”已成为日常用语,原有的俗语基本上不在公众场所使用,只是在一些粗俗的骂人的语言中使用。80年代曾有一家钢窗厂在电台做广告:“好消息,钢窗钢门再次降价”。钢窗在当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建筑材料,相当于现在的铝合金、塑钢窗等,当时也有人称优秀的守门员为“钢门”,后来由于“肛门”一词的普及,与“钢门”发生了冲突,于是“钢门”的提法就消失了,以后在汉语的日常用语中基本不会再用这样的词汇。

二、 会阴(普及时间:90年代末)
医学上指肛门至尿道、外阴的区域,原本是个极专业的词汇,只是在泌尿科、妇产科用得较多,俗语无从知道,但随着近几年健康生理知识尤其是性知识的普及,这一词汇的含义已为大众所知,当然日常用语一般只称“阴部”,而不称“会阴部”。过去,尤其是农村地区,女孩起名叫“慧英”的人很多,这原本是个很不错的名字,但随着“会阴”一词渐为人所知,起名“慧英”的人已很少了,类似的例子还有:阳痿-----杨伟等。

三、 阴唇(普及时间:现在)
与前面的情况相似,随着其含义渐为人所知,与另一个雅词发生了冲突,古代国人以女子樱桃小口为美,故美人之唇称“樱唇”,这个词目前在书面语中仍在运用,如一篇介绍如何养护嘴唇的文章叫:《滋润你的樱唇》让人不觉失笑,因此建议今后改用“芳唇”等词可能较好,可以预见“樱唇”一词的寿命不会太长。

四、 性交(普及时间:90年代)
中国人向来比较含蓄,对此事从来不直言,一般书面语称“房事”、“同房”等,口语称:“睡觉”甚至“干那事”等,总之言语双方心知肚明,现在有外来语“做爱”(Make love),而“性交”一词含义也已为人所熟知,在书面语中也已常用,这又与常用语中一种表达方法相冲突,即“姓焦”,当焦姓人士被问到“先生贵姓”时那种尴尬就可想而知了,建议类似情况答:“我叫焦某某”较妥。

五、 膀胱(普及时间:80年代)
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工人上班积极性不高,消极怠工者有之,请病假不上班者也有之,一日一工人到厂长处请假,出示了医院证明,上注:“膀胱炎”。厂长看后大笑,说:“老兄,你想休息可以,何必这样,男人哪来的膀胱”。说得工人一头雾水,旁边在座的人员竟然无一人知道男人是有膀胱的,只当是医生粗心给搞错了。可见当时对“膀胱”的含义还不十分清楚。其实俗语中“膀胱”称“尿泡”,“膀胱”是典型的医学术语。有一相声说:“我一进门,都不用正眼看他,只用旁光一扫”云云,所谓“旁光”无非余光之意,借与“膀胱”同音而取乐于人。


[/watermark]
川耗子 | 2003-10-5 2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医学词汇的普及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这是医学对文学的重大贡献.还应该努力发掘.
北斗小星 | 2003-10-5 2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医学词汇的普及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字词本无意,都是人给想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