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注意]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与《易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注意]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与《易经》
[复制链接]
793
|
0
|
2003-2-27 19: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与《易经》
物理学家牛顿(1642-1727)以力学三大定律闻名于世。他的名字,以及他发明的物理力学公式,在中国只要念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无人不晓,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科学的化身,而恰恰就是这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对于自己发明的力学规律,始终解释不了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推动力问题。于是,他晚年的时候,只能违心地把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推动力说成是上帝给的力。
从现代物理学时空观念的发展来看,牛顿的绝对时空是想象的非真实的惯性时空,所以无法解释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推动力。
1972年10月2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中说:"牛顿力学已被量子力学代替了,在量子力学中有条很基本很重要的定律'测不准定律'。这条定律说明我们永远测不准一切,任何物体假如我们能完全测定它在任何一刻时间的位置,那在同一时间,它的动量(即质量乘速度)就无法能固定。对普通一般物体来说,动量不固定,就是速度不固定;既然速度不能固定, 那也就无法完全预定这物体将来的路线了。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有些看法,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学说有相似的地方。"
遗憾的是,假如当时牛顿在研究物理力学时,同时研究东方《易经》,也许这位天才的物理学家带给人类的贡献将更加辉煌更加伟大。
爱因斯坦(1890-1955年)。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的发时者,在他的下半生曾经耗尽心血试图解决统一场论的课题,但一直到他逝世以前,并没有解决,含恨而去。
这个课题起源于法国著名科学家拉普拉斯(P.S.LAPLACE,1749-1827)。他曾幻想:"如果有一种智慧能了解在一定时刻支配自然界的所有的力,了解组成它的实体各自的位置,如果它还伟大到足以分析所有这些事物,它就能用一个单独的公式概括出宇宙万物的运动,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小的原子,都毫无例外,而且对于未来,就象对于过去那样,能一目了然。"(《爱因斯坦对二十世纪下半期物理学的影响》)
追求宇宙的简单性、统一场棗最终极的、也是最极至的"美",成了拉普拉斯、爱因斯坦这些伟大未竟的科学遗愿。
当今,有人研究发现中国几千年以前的太极八卦图,竟是人们苦苦的追寻的宇宙统一模式图、宇宙统一式图、宇宙统一方程式!
目前,中国的科学家以《易经》为基础,完成了"宇宙物质成因学"。发明者是在破识了伏羲古太极图,完成了拉普拉斯一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提出的崭新的科学系列理论。这一突破,将建立起一整套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对当今世界一系列科学观念进行一次总体上的大清理和根本性的大改造。
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从《易经》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念过《易经》,对于世界万事万物互相联系变化的观点,阴、阳互变的原理,阴、阳互根等问题,在他的脑海中比较透彻分明,64卦的变化(如否极泰来)启发他后来与李政道一起打破了宇称守恒定律,而发明了弱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量子初学的创始人玻尔选择太极图作为他的爵士徽章不是偶然的。量子力学有一条"测不准的原理",李政道指出,这个原理与《易经》和老子学说有相近似的的地方。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在学习《易经》以后,对奇偶性不灭定律也产生了怀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肿瘤治疗中心
心斋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