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转帖]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佛学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佛学
[复制链接]
985
|
4
|
2004-4-11 01: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按:与我们今天大抵认定现实的不堪是传统导致的结果不同,我至今仍虔诚地缅怀那个由老庄、孔孟们开创的人文初始时代,中华民族先民们博大精深、浩瀚如海的智慧深深震撼了我。
一、佛、佛教和佛学
佛,即佛陀,意为觉悟者。一般小乘讲的佛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他原本是古印度释迦部落的一位王子,本名乔答摩•悉达多,后来悟道成佛,作为佛教的创始人,被尊称为佛祖,其他常见的还有如来、大雄、世尊等许多称号。
说到佛教,佛学意义上的佛教和作为世俗宗教的佛教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由于误会太多,为避免歧义,本文称佛学——以佛陀建立教化的内容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关于佛教的一些具体问题,在后文中还将有更详细讨论。
至于说佛学究竟是外来文化还是本土文化,理论界对此早有定论。佛学最初的确是来自印度,但是进入中国后,历经近2000年的文化碰撞和融合,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成为有别于印度佛学和其他国家佛学的中国化佛学。据考证,事实上早在佛学传入中国之始,佛经翻译家们就已经调整和变更了印度佛学原有的伦理思想,使译成汉语的佛经向儒家伦理观念靠拢同一。中国历史上有儒、释、道三家合一的说法。因此,中国佛学既是外来文化,又是本土文化。
二、佛学的核心——缘起与因果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讲,佛学把事物之间的关系叫做因缘;先后现象之间的关系叫做因果;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续不断,叫做因果规律。佛陀用十二因缘法门来具体说明三世因果,即众生生死连续的道理。这十二因缘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循环流转。
缘起论和因果论,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种表达,佛学总结缘起论和因果论的意义,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的结论: 1、无造物主;2、无我;3、无常;4、因果相续。
缘起论和因果论体现了佛学最根本的世界观,也是佛学的核心思想所在。
三、佛学的最基础理论——四圣谛和八正道
(一)四圣谛
遍及众生界的苦恼,称为“苦谛”;这些苦恼的原因,称为“集谛”;想解脱这些苦恼,就要断绝苦脑的原因,称为“灭谛”;如何断绝苦恼的原因,则当修行正道,称为“道谛”。
四圣谛中,苦谛是佛学的宇宙本体论。佛学认为,五蕴(主观六根和客观六尘)是构成众生自我存在的要素,这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由于众生对五蕴的执著,形成了自我的观念,并由此引来苦恼,宇宙正是由于众生的活动而形成的。
集谛和灭谛是佛学的现象论;道谛是佛学的修道论。
(二)八正道
又称八圣道,共有八目,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八正道是佛陀证道后所传的籍以升入圣境的修道方法。
所谓佛陀的证道,就是证实了世间的种种苦患,苦患的因由以及灭除苦因的方法,并由此达到涅盘境界。涅盘也作灭度、寂灭、圆寂解,是超越了一切烦恼苦痛的束缚,达到一种绝对自在的境界,那是不能用时间和空间来范围的圆满充实的存在。佛学的修道论,行的是一种中道,心不着欲乐境,又不施以苦行,离此苦乐两端而行中道求得解脱。
至此,我们对佛学最基础的理论有了大致的梗概认识:缘起论和因果论是佛学的核心思想,佛陀从缘起论和因果论出发,宣讲了集谛和灭谛。在四圣谛中,又以五蕴法分析了宇宙人生的本体,这个五蕴的世间,就是苦谛的内容。又用十二因缘,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说明三世因果的循环,也说明了如何使此因果循环的现象消失。为了灭苦的方法,又说了八正道,八正道是道谛的内容。
从缘起论出发,发展而成“般若性空”的实相论;在五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唯识法相”的哲学;在正念及正定的基础上,发展了禅观的思想。四圣谛和八正道是大乘、小乘以及一切佛学理论的根本。
佛学典籍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所谓的“三藏”——律藏、经藏与论藏,其内容可谓浩如烟海,由此构成了佛学庞大的理论体系。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能择要作粗略简述。
四、关于佛教的重要辩误
以佛学为其内核的佛教,由于在世俗社会广为流传,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认识上的严重偏差,从而也影响了人们对佛学本身的正确认识。为还佛学以本来面目,很有必要就一些关键性的错误认识加以纠正。
(一)佛教与有神论
佛教的本质是无神论的。也许有人会惊讶:“佛教不是信佛吗?佛教里面不仅有神有鬼,而且各种神、鬼多得不计其数,怎么会是无神论呢?”
尽管佛教中有神有鬼,但佛教中的神,跟人、畜牲一样,都是平等“众生”,同在三界之内,六道轮回之中,既没有超脱生死,也不能对人发号施令。可见,佛教中的神明显不同于一般宗教里那种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并且可以主宰人的命运的至高无上的神。我们不能简单因为佛教中存在神,就把佛教当作有神论,关键要看究竟是些什么样的神。
佛学强调“自因自果自道场”, 佛陀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个“我”指的是众生中每一生命个体, 人是自己的主宰,生死祸福完全取决与自己,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可见,佛教主张“修因”,而不是“求神”。
佛教信仰佛陀,但佛陀实质上不过是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也不是其它宗教中所谓的“神灵”。
佛学认为,世界是因果相续的永恒过程(缘起论),从而拒绝了“第一因”的理论迷途,也就避免了神创的理论起点。
所以说,佛教不是“有神论”,而是彻底的“无神论”。
(二)佛教厌世还是入世
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佛教是消极厌世的,并将出家修行称为“遁入空门”。
实际上,只有小乘佛教才有“空门”之说。佛教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按照佛教的说法,执迷不悟的人生犹如苦海,只有渡过苦海,才能到达彼岸的净土。所谓小乘,就好比小船,只能自己一人乘坐,一人得度;大乘则好比大船,不仅要度自己,而且要普度众生,并且也只有当众生得度,自己才能一同得度。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佛教乃兼善而非独善。”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宏愿其实是非常积极的。
(二)世俗佛教与佛学原旨
现存的、广泛流传的、具有深厚民间基础和大众信仰氛围的佛教是典型的世俗宗教。
世俗宗教是以世俗化为基础,以纯粹的实用性、功利性的祈求为动力的神灵信仰。世俗的佛教以宣扬佛菩萨的无边威力,以宣称神灵膜拜的实际效用构筑了一套悖于佛陀本意的佛教的神祗系统,在世俗传播过程中,甚至不免沾染一些迷信色彩。这其实也是佛教世俗传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真正的佛学或佛陀所传的正法佛教,是一个高度理性化、哲理化的文化系统,其宗旨在于探求宇宙和人生的真谛,反映的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佛陀生前(约2500年前)曾说:“我的正法时代只传500年;之后,偶像崇拜时代大约1500年;再之后流派纷乱,正法不传,是为末法时代。”佛教的历史正一点不差地按照佛陀的预言进行着,念之使人惘然。
转贴自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yywt&message=526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健忘
|
2004-4-11 16: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佛学
呵呵,斑竹老兄,适当转帖子可以接受,可也别弄得满眼都是转贴呀!热烈欢迎你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上官腾云
|
2004-4-11 2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佛学
没办法,看到好动动就想转来让大家鉴赏,以后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匿名
|
2004-4-12 01:09:52
[转帖]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佛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竹枝在 2004/04/12 01:10am 第 1 次编辑]
不错,大医向来以原创为特色,呵呵,都是转帖,论坛的特点就没了:)[USECHGFON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上官腾云
|
2004-4-12 10: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佛学
接受批评,以后改正。最近新创现代与传统的交响可是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官腾云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