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转帖]汉字基因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汉字基因
[复制链接]
三天不见
|
2004-7-31 09: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汉字基因
第十节 汉字基因与理解之科学根据
一、科学立场
所谓「科学」,乃事物「分科之学术」。因自然界事物繁杂,如不分门别类,一一追
究其所以然,人类将无从认知各种事物之真象,更无从加以利用。
分科处理有两种方法,一为「归纳」,一为「分析」。
归纳是在一个原则下,根据事物的特性、同异的多少,有系统地纳入某类。诸如物种
之「界门纲目科属种」,依各类物种的特性,归属容纳,令人一目了然。
分析则是探索事物的「根本」,并一一证明之。在抽象之过程上,根本是称「规律」
;而在具体结构上,则为性质之「基因」。
当今能量界的一些「规律」(如古典力学或量子力学的物理定律)已获公认;物质的
「基因」(化学元素周期表)历经考验而成立;生命「基因」(DNA)也正逐步展开中
;唯有人类思维、意识、理解则尚属「唯心」阶段,人言人殊。
在科学立场来看,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其「基因」经固定的「规律」所形成者。对
汉字而言,找寻其基因,验证其规律,就是科学。换句话说,只要汉字有「基因与规律」
,汉字就符合科学原理。
同时,汉字既为思维的载具,只要能证明汉字合乎科学,就可以根据科学方法,引证
思维、意识、理解的客观正确性。
二、界面
假定有一理想的「刚体」系统,如有能量作用其上,在一定的时间中,该刚体任何部
位上之能量大小均等。再当能量由一个刚体传导至另一刚体时,能量必须先经过一「介于
两者间之面」,是称「接口」(任何系统之间,皆为接口)。此界面可假设为一个刚体或
无数层刚体所组成,其层次愈少,效率愈高。
由于宇宙中并无真正的「刚体」,以致能量作用必有损耗。尤其是概念的形成与沟通
,涉及许多「非刚体」之接口,诸如刺激大小、感官灵敏性、记忆力强弱、环境影响、主
观认知与意念等,在在形成干扰,以致理解效率极低。
仅以甲乙二人对话为例,设若甲之表达能力为80%(基于各种因素,100%是绝
对没有可能的),而乙之理解力亦为80%(一般人只得一半,40%),则信息的传播
效率只得64%(若甲乙皆为40%,结果是16%)。
人生最大的问题,是一己之「灵智」被禁锢在「肉体」中,必须与他人沟通,以扩大
经验范围。然而,基于每个人对语言、文字的接口认识不清,在层层损耗下,人与人之间
,经常沟通不良,偏偏又固执成见,以致误会频生。
人类对外在刺激的基本接口是「感官」,原则上,各人之感官功能相若(所差者灵敏
度而已),外在刺激的差异也可以忽略。但是,在刺激形成概念之间,接口层层(经过感
官、神经原、大脑皮层,再经体内激素、行为反馈、利害认知等),各人之概念不仅相去
甚大,而且变化不停,永无止境。
因此,任何人要发挥其最大的「能量」,必须先将其各层接口彻底理顺,务必要「概
念清楚」,层次分明,并且能统一在某客观的体系下。否则,人连自己的思绪都不清楚,
对他人的表达无法理解,充其量只是一尊毫无效率、自以为是的肉结构而已。
三、机器理解
理解者,「以理解之」,「理」为一种方法,「解」为其过程,「以…之」则可谓之
「界面」(「理」=玉+里:玉之量度,条纹。「解」=角+刀牛:刀剖牛角,先明其理
,进而分之。「以…之」皆为语词,指其对象)。
假设甲乙二人沟通,所使用者为文字,理解即指「二人对该文字」之认知作用。然而
,甲对文字形成接口,乙亦然,如两人之「接口」不尽相同,则必须以更接近之「接口」
一一填补。当接口愈多,沟通损耗愈大,甲乙两人之「相互理解」就更加困难。
假设前述之「乙」非人而是「计算机」,二进制为其根本之接口,故若能以二进制定义
概念,计算机必可「理解」(利用总线直接译码,进入体用之机器模块)。
事实上,中国的《易经》在数千年前就已使用二进制分类,且汉字受影响甚大(第二
节之概念分类表即依易理分类而得。据传,莱布尼兹发现二进制,亦得自易经灵感),故
计算机理解汉字,是轻而易举之事。
准此,将概念的分类基因与计算机硬件结合(相当于刺激讯号与大脑神经原直接交联)
,即令用4Mz最廉价的控制中枢,其反应速度也可达到数十万个概念/秒(绝不能用软
体,因阿猫阿狗都想插上一脚,是则天下大乱矣)!
作者研究汉字基因垂三十年,深知此中利害因果,汉字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又是信息时代的兴衰关键。不将之发扬光大,「拥技自珍」固「怀壁其罪」,而将人类
主权旁移,令计算机理解「人事」,更将为千夫所指也!
不论如何,汉字是人类思维之精华,用之于正举世蒙利,若以之循私,则后患无穷。
本人适逢其会,不敢擅专,特公之于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