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经见闻录

[复制链接]
查看1939 | 回复17 | 2003-11-22 2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玄隐子在 2003/11/24 10:31p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2003/11/22
今天终于有空到金陵图书馆去了一下。一者,带点资料给郑老师;二者,也想去看看她办的读经班的状况。
九点十五分左右到的。在后面一幢楼的二楼上。找了半天,结果听到最东面的教室里有朗朗的读书声,心想,嗯,就在这里了。因怕打搅她上课,就站在门外等了好半天。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年轻女子陪一位大胡子老外走过来,女的还向那老外讲什么,估计是在向他介绍这边的读经活动。但他们却开门走了进去。有点纳闷,后来才知,那老外就是郑老师请来的外教。
又过了一会儿,听到里面嘈杂的声音,估计是下课了,就推门进去。
与郑老师寒暄过后,就在教室后面找了位置坐了下来。来的学生还不少,当然都有父亲或母亲,或爷爷、奶奶的陪着。孩子或三四岁,或五六岁、六七岁不等。
第一节课已上完,是读论语的。第二节课就开始上英语了。别看马丁老师身材高大,且有浓浓的络腮胡子,但教起课来却很生动,声音并不严厉。他先问学生:Are you happy?(这应该是上一节课教的东西吧)答:Yes!又问一遍,孩子们的声音更整齐、更大了。然后一边抱紧身子做寒冷状,一边说:Today is cool,very cool!一听就知道他在讲冷了。后来又唱歌,大意就是“如果你感到高兴,你就clap your hands拍拍手;如果你感到高兴,你就stomp your feet跺跺脚;如果你感到高兴,你就say muo muo”。后来又画了四张脸,一张是笑的——happy;一张是哭的——sad;一张是愤怒的——angry;一张是平静的——calm。这样,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就学了四个生词了。其间还让学生拿出他们各自的全家福照片,到台上,讲:This is my mother,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e,my mother’s name is **,my father’s name is **,my name is **.有位小朋友带的照片成员最多,结果他讲的也多,如:this is my grandmother/grandfather/uncle/aunt ……。还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当然,各种想法都有,如考古学家,科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画家,航天员等,结果有一有趣现象,就是有两大职业最多孩子们喜爱,one is teacher,the other is doctor!且以后者更多!
然后又有教唐诗的,先复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先一齐背,再上讲台背,再学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先带读数遍,再让几个孩子领读,吐词都很清楚,然后连读。
再后又是读《千字文》的,先复习,再教新的,有背得快的,郑老师就奖励一种帖纸,看到一个小孩的书上都已帖满了,很是开心的样子。
然后又是唱诗,还带手势的。很好看。
接下来,又是唐诗,结果老师才在黑板上写下杜牧的《清明》标题,下面就出现了一片背诵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真有意思,变成学生教老师了。看来,学生们的兴致都很高,也很积极。
我也至始至终受到感染,一直很开心。
随记而已,文笔当有不顺处。[/watermark]
牛道士 | 2003-11-22 23: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要么在信口胡吹,要么真实得恐怖---给3-6岁的儿童安排如此繁重的课时,如此难度的课程........
我实在不理解?贴主赞同这样的教学?
玄隐子 | 2003-11-23 08: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阁下真是与时俱进啊!哪里讲到传统文化的好处,你就到哪里唱反调!真有意思!
并不是在下胡吹,而是真的!如不信,你可以到那里看看就知道了。当然,有一点在下忘记说明了:就是只有一部分孩子是从头到尾全上了,其他的只上其中一个或几个小班。
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只是你对小孩子的潜力知道的太少而已!:)
牛道士 | 2003-11-23 13: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好象你说他们都很快活-------你对小孩子了解多少?
我敢说,3-6岁的儿童如果连续2个星期上这样的课程,他今后必定对“老师”和“课堂”心生恐惧!
玄隐子 | 2003-11-23 15: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兄台为何如此武断?
告诉你吧:他们何止上了仅两个星期,怕都有几个月了,并没有产生如你所说的后果啊!
不知兄台听到此言,又作何解?恐怕又要说在下在信口胡吹了!没办法!
如如 | 2003-11-23 2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向这里的郑老师问好!
有空聊聊,支持你们的活动!
玄隐子 | 2003-11-24 2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有张外教的照片都登报了,明儿看找来扫一下,传上来。
如如 | 2003-11-24 23: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下面引用由牛道士2003/11/23 01:22pm 发表的内容:
好象你说他们都很快活-------你对小孩子了解多少?
我敢说,3-6岁的儿童如果连续2个星期上这样的课程,他今后必定对“老师”和“课堂”心生恐惧!
你做不到并不表示人家做不到啊!
这些不仅是现在教育教学中可贵的探索,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继承呀!
牛道士 | 2003-11-25 2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懂儿童心理学吗?
古代背死书的教学方法值得提倡吗?
亏你是搞教育的!
冥昧 | 2003-11-25 22: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经见闻录

道士真是童心可贵呢:)
不过我确实能理解人们的不理解。其实如如和玄隐也不是不能理解啊,毕竟敌众我寡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