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医自学方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自学方法
[复制链接]
1284
|
1
|
2004-6-18 12: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为振兴中医事业,加速造就和选拔以临床实用人才为主的中医专门人才,提高中医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善中医队伍的知识结构,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实践已证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新型的社会化高等教育形式,已越来越变成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它是通过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个环节来完成的,其中的中心环节是自学。
与教学相比,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而自学则以学生单方面学习活动为主,缺乏教师全面系统的指导。这对学生确实是个困难,但另一方面却给予了学生以充分发挥主动性的机会。由于在自学中学生对教材的中心内容主要靠自己的思索研讨和理解,避免了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故不易受教师讲授框框的限制,因此有可能会学得更扎实,理解得更深刻。我们认为这正是自学的优势和特点之所在。而且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学校教育总是有限的,有阶段性的。人一生中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取得的,在一定意义上讲,自学能力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总之自学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必由之路。纵观古今中外,自学成才者不乏其人,就以中医界而言,明代李中梓、王肯堂,清代徐灵胎、陆九芝,近代恽铁樵、曹颖甫等人都是自学成才的一代名医。因此自学中医的同志,要充满信心地走自学成才之路。
如上述鉴于个人自学是自学考试的中心环节和基础。故而为了对自学者有所帮助,我们从治学的普遍规律和学习中医的基本要求这两个方面,就中医学的自学方法及如何掌握它的学习规律等问题,概略地谈几点浅见,供参考。
一、学问勤中得 自学有三忌
宋人汪洙说:“学问勤中得”,确为至理明言。这对于以业余学习为主的自学者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只有珍惜时间、勤奋好学,才能有所成就。正如高尔基所指出的“天才出于勤奋”,又说:“时间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当代著名的中医专家、北京中医学院刘渡舟教授指出,自学有“三忌”,即一忌浮、二忌乱、三忌畏难。我们认为这些对自学者的确颇有启迪。
(一)忌浮 是指对学习内容,用心要专,要深入理解。切忌只满足于一般的理解。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浏览,或是“一目十行”的不求甚解,那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为了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必须既要勤读、勤写,更要勤思、善思。即不仅要认真读书,更要勤于思考。可通过书写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将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与归纳综合,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便能学得牢靠扎实,收获较大。如前人所谓:“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近代著名学者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二)忌乱 是指自学要有完整的计划和循序渐进的步骤。正如宋代大儒朱熹之所谓:“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如蜻蜓点水般杂乱无章,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甚至是事倍功半以至劳而无功。我们认为按照由浅入深,从基础到临床的原则,对中医专业(专科段)自学考试所列课程的自学,从总体上来看可分为两个方面、三个阶段。其主要方面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辩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掌握运用作为大专层次的中医师所必备的西医知识。在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是哲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及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前三者与后两者分别为学习中医与西医学的基础学科。第二阶段以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为重点。第三阶段则以临床课即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西医内科学基础及中医妇科、儿科、外科、伤科学中的一门选考课为主要内容。学员在自学时大体上可按以上所述,结合各个时期的开考课目,分阶段分层次地来选择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总之要注意使学习内容做到前后贯通、承上启下、循序渐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方能事半功倍。
(三)忌畏难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恒心,刻苦钻研,知难而进。正如叶剑英元帅所说:“攻书莫畏难。……苦战能过关。”自学是艰苦的劳动,经常会遇到困难或挫折,特别是对身处基层的为数众多的成人学员来说,可能遇到的困难会更大更多,例如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有时对学习中的某些内容困惑不解。看不懂甚至学不下去,因而感到难以坚持。殊不知,凡是自己感到困惑或看不懂之处,往往也正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之所在。因此如果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能克服和战胜这些困难,那就一定会取得较大的收获和进展。反之若是受到挫折就畏缩不前知难而退,或是虎头蛇尾,只有“三分钟热度”,点完“三把火”就偃旗息鼓,那么则必然是半途而废无所收益。《荀子·劝学》说得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bfkq
|
2014-4-20 2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大般若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