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境”

[复制链接]
查看886 | 回复7 | 2003-8-31 16: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蒙那本前一段出的新书的名字叫《我的人生哲学》吧。中提到人在人生中有可能达到一种“化境”。他说人若达到化境便进入了人生的自由王国。而如何能达致化境呢?他好象是说:“把一件事做好了。”便可能那样。记得三七做杂志编辑时,一次采访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文章标题是“葫芦人生”。老人好象是手工艺人,一辈子竟摆弄这个物了。配文照片里老人惊人的年轻,全神端详着手里一个标致的大葫芦……这化境的说法使我也想到了这位几年前在那杂志里见到的老人。那也是不一般的凡人境界吧。他得到了人生的某种真味吗?康熙皇帝说:人果专心于一技一艺,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即被缤纷外物所惑乱,少有安于少事以熟习致精,一不能益身、二不益心。那“化境”,就更与他无干了。美衣玉食度过童年,往后莫知。跑不了的蠢蠢钝钝的一生……!要么我说现在哪里还说什么教育孩子的话,分明都是在养宠物吗!……哀哉
匿名| 2003-8-31 18:50:31

“化境”

帖一段游记上来,是我在丽江看古乐时的感想: 
  
   开场前的景象是最有趣的。我趴在栏杆上,看着池座里渐渐盛满了人头,然后乐手们鱼贯上台了。演奏古乐的老人们大多须发皆白,还有人双目已失明,需人搀扶才能入座。他们抖抖索索地坐定,开始做准备工作。这种每天一场的演奏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呢?他们安静地坐着,并不交头接耳,脸上是一种漠然懵懂的表情。这种近乎做秀似的表演,大概早已消磨尽了他们的热情了吧。
  主持小姐的笑容有些职业化,例行公事地做了些介绍。某个角落里响起了一个抑扬顿挫的苍老声音:“偈――子――”,定音锣响了,刹那间,一切全变了。
  锣、鼓、钹、笛、箫、古琴、筝、胡琴、琵琶……所有乐器纷纷响起,浑厚雄壮,庄严肃穆,间或夹杂着几声清脆的铜铃,简单的曲调里蕴含着无限威严。
  威风凛凛的不只是音乐,还有那些老人。不,他们不再是老人,他们是灵魂――音乐之魂。这一刻我终于明白,如果一个人一生都热爱某样事物,那物就会化入他血液中。他们的手坚定自信,从容不迫。敲小云锣的那位白胡子老头,喜欢在每次敲击后将手腕稍稍一回;打钹的精瘦老者,每一击后轻轻一顿,举手投足有说不出的美妙。
  
冥昧 | 2003-8-31 21: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境”

这么平的文字,怎却将我莫名地感动?……
看看化为我们血液的将是什么?
希望那是最值得的一个葫芦
匿名| 2003-8-31 22:12:37

“化境”

对我而言,是书,是文字,我不能忍受没有文字的地方。
我常想,如果有一天我瞎了,怎么办?
我想我会找人帮我念书的,那样一定对书有另一种了悟了。
冥昧 | 2003-8-31 22: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境”

应该找到更好的办法
单说书就太笼统了
不是什么都值得人去领悟的吧
匿名| 2003-8-31 22:25:36

“化境”

对我而言是啊,只要是文字,我就会有快感。
有时实在没得看,会看说明书:(
不过现在来说还是文学吧。
冥昧 | 2003-9-1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境”

前魏老师来这讲到“远离颠倒梦想”语,说一般人属于颠倒;搞所谓文学、艺术的属于梦想。看此语能否受用、做为他上的第一堂课。智者务本,本立道生。真聪明人肯以烟花梦幻骗彻自己吗?在至虚假的塑料花丛中将己深埋天葬!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匿名| 2003-9-2 19:40:21

“化境”

我不想搞什么文学,也从未想过要在这方面有什么发展,我只是单纯的喜欢,一看到就觉得喜悦。
喜欢看,喜欢写,喜欢琢磨怎么写,写成后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感。
就这么简单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