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岐黄子君在否,李致重中医网新址开通

[复制链接]
查看2090 | 回复7 | 2007-5-19 16: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李致重先生的正式网址初开通试运行,可否作个首页链接,并代为宣传一下。
http://lizhizhong.qihuangwenhua.com[/watermark]
岐黄子 | 2007-5-20 1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岐黄子君在否,李致重中医网新址开通

好网站,已经链接,一定大力宣传!
蒋新民 | 2007-5-20 16: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岐黄子君在否,李致重中医网新址开通

《经络图示仪》让"证据"成为现代医学的常识和灵魂
                                           5/20/2007   蒋新民  
近年来,中医在治病方面总不如西医红火。究其原因,除自身先天不足外,后天也显得同西医比惨了些。使得中医只能拾遗补缺,来补西医不足,还沾沾自喜。有志推动中医药发展之士,所做努力往往事与愿违。其原因除社会浮燥、急功近利外,中药使用范围的限制,以及针灸的不便、刺破皮肉等问题,又让现代人敬而远之。连哲人――鲁迅先生都有过抛弃中医的念头,中医靠什么发展?这些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家也投入很就是没有大的起色。西医出现之前,中医药已保中国封建社会千余年,其医藉汗牛充栋。至使今人还得好好研读《素问》、《灵枢》及《汤头歌》、《药性赋》、《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古书,外国人学中医也得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中医的寿数博大。仅明清朝代的中医史料就够现代人学习研究的了。古人惜墨如金你来严格说,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的一种,是本能、经验、巫术和玄学、哲学的大杂烩;许多人误解现代医学是没有国界的基于科学的医学而排斥中医。其实、众人所乐道的循证医学而被毫不夸张的誉为"里程碑"尊崇循证医学的精髓,简言之,一切医疗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current best evidence)"之上。这在中医的辨证施治上早有体现,中医治病最后的境介是"药成无方"。完全以延寿延年的好的生命质量为目标!这将比终生服药成为医院"银行"要光明磊落而标为"仁术",这其实就应该是"现代医学"。全方位的循证临床实践对于大多数中国医生而言无论硬件软件都不易达到。中医的思辨.方法在社会变革中、为了迎合现代前些年的用核放射标记法、花费了数千万元的"气血分析仪"想开拓发展中医、结果沉没在遣忘之中、钱打了';水漂';中医受人指责、我推介《经络图示仪》全花自已钱!它的功能同其有一样的追求但价钱和方便实用上可比而知。用经络方式来充实研发中医实乃捷径!我所知的"气血分析仪"介绍如下:
<气血分析仪>应用范围
(一)用于中医诊断,为中医的诊断、研究提供了现代科技的测量数据,实现了客观指标数据化、精确化、定量化的要求;
(二)用于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分析,并且精确地提供治疗依据;
(三)用于各种疑难病症(包括不明病因的病症)的分析、诊断,并提供一组新的人体参数,填补现代医学诊断的空白,
(四)用于各种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测量分析。可以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根据气血分析参数有针对性地调整 用药,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
(五)用于肿瘤超早期的诊断,并且可以根据各项参数的定量测量结果,直接采取药物等调整、治疗措施,促使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使病变逆转,恢复正常;
(六)用于中医、西医各种疾病治疗前后效果的对照测量;
(七)用于鉴别气功师发放外气的功力及辨别发放外气的真伪;

(八)用于老年人健康保健,通过气血运行各项参数的定量测量,调整气血运行状态,延缓人体衰老;
(九)用于人群健康水平普查,及时发现异常状态;

(十)用于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能在疾病形成过程中全面地检测体内参数变化,真正做到防病于未然,是实现2000年人人健康的有效的手段。
这是个美好的前景也是我敬重那些为此而奋斗的同仁们的根源!不管结果如何、参战就是斗士!人们会记住的!!
我曾应用针剌方法给自己医疾,深感之奇妙。三十多年来学习中医和近代研究成果,其实研究中医的 《经络》其理,绝不能套上所谓的近代科学方法论、哲学观来辨真伪,应该以临床效果来签别。医学技术实际就是经验的承载体,所以如何能真实了解对象,判断准 确才能对号入座地实施过去有效的经验方法,为现实解决问题,百发百中的射手能不受贺彩吗?
    现今中医辨証施治上就显不足,用药上再因药的标准不一,使大夫默明其妙,久而久之就自己也不信自己了,那还谈接班人。自生自灭原因在哪?就在于中医不纯,中不中,西不西,以为套用西医的成果就是现代化 中医,太简单、太可悲了。中医现代化应该是纯中医的现代,要向下兼容千年古籍,应该汲取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中抗御疾病的营养。
   中医学有两大 特点,亦称两大法宝: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施治。这是其他任何医学都无法比拟的。一些疑难疾病,如果正确运用上述两大特点,真正可以说是牛刀初试,如鼓应桴。笔者曾多次撰文,讨论有关气虚之证,除了可能发生实质性脏器下垂症以外,最可能、最容易发生下降的,莫过于血液了。这种症状在西医是较难诊断和治疗 的,而在中医,只要使用一些补气升提之品,即可逐渐纠正。另外,中医在诊断方面,脉象、舌质占四诊之半,临床只凭个人的感性及经验来定性,至今还没有使用 仪器来做为判定的严格依据;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率还不够高;中药汤剂的服用也不够方便等。
  由于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医在临床诊断正确率方面也比较低,在古代,十之八就是上工,十之七是中工,十之六是下工,这与西医90%以上的诊断正确率比较还是较低的,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不足,不断研究 提高,以求发展和进步。 中医同西医的差距关键在诊断正确率上。但许多中医即使步步套着西医走,连化验、X光片、CT都用上了怎么还败北。
   北京灵枢经络诊断技术研究所推出的〖经络图示仪〗,就能够提高中医诊断正确率。中医靠什么发展,靠什么成为现代中医而不是成为"古董"。
〖经络图示仪〗就能够成为中医手中的"猎犬",整合中医的灵魂,使她有着足够的血液营养,有着中医经络臟象理论的正确实践的理解,她是纯中医理论维护者,她归纳演绎出的结果,使中医药宝库有的放矢。
   现代人生存压力不小、三十多岁就中风早逝已不是新闻,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成了城市人的杀手,就连癌症也向中青年人蔓延。这些因天时地利不合而出来的';魔鬼 ';,就是中医说的"杂症";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认识方法,使中医诊断判证上至始至终不能离开理法来做细致归纳,也就是必需要找出许多症候点"审其阴阳、无予众谋",方可演译出施治之佳方。所以采集信息量越多、才能更接近事物的动态本质。那么切诊方法因其局部动感体验信息量容易丢失,应用现代成熟技朮 同原始技术相比优势不大、难度确大。
   经络学说是中医灵魂之一,在应用上以针灸为多,对医症解释上往往讲';经络不通';来说明症候。我们的研究在经络与脉切診的关系上提出了新的理解(請参考《经络图示仪》说明书);现代对皮肤穴位的认识是不夠的,表面上皮穴高电位、低电阻、红外辅射高、代谢 率高等,其实皮肤良导点的活动同中医整体观是一致的,完全可以归纳成整体的外候,我们暂且称穴位就是据有现代四点特征的良导点,但它的实质规律用控制论的 "黑箱"方法来逼近,沿这个思路就产生了"四维判点",把人看成是由皮肤良导低阻穴点构成的';网状正方实体或球状实体';,正常的生命运动有其规则型态,异 常时这个型态就发生变形,称为"四维变形"(用C.F.X  字母来简称)。可以通过《经络图示仪》来记录分析人的C.F.X的过程,研判矛盾分布,有的放矢,补充中医脉学诊法的模糊性,使四诊方法更完善。四维变形的施治医案能体验中医药的法理,继承中医,发展中医,使中医在完善武装自己的过程中,用现代 科技成果铺垫自己,而非张冠李戴变了味。
   经过這些年的试验应用,在对穴位表面认识上提出了穴位或良导皮肤点对特型脉冲电流有由于"质量过 程"差异产生的穴质变化,如π点、Q点、B点、p点的变化差异分布以及规律的一致性和中医诊断辨证的趋同,使揭示';经络现象';实质的可能存在面得到缩小、 为现实研究减少迷盲。穴质变化的存在和规律前人没有提出、这是因为使用的检测电流没能同穴质发生反应,所以研究难深入下去,在局部';盲人摸象';。穴质的活 动及分布规律同针灸学的验方有许多一致性,就连穴质变化上的规律同穴点、经脉的治验范围都有部份一致,说明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经验的传承。因此抓住穴质变 化在C.F.X.网络变形时的表现,通过总结比较,再进一步运用"黑箱"理论方法,便可得到较贴近的诊断结果,并且这种整体的判断要比西医现在的';分片型 ';方法强许多,这是整体观优势。
为什么用《 经络图示仪 》能够通过C.F.X.的变形、从穴质出现'; π、Q点';来提示恶病况的存在、並且此阶断处在隐匿状态往往使之漏诊而麻痹。这种" 扁鹊 "功能非西医可比!为什么《 经络图示仪 》有此作用功能呢?以后将有些例症介绍给大家。这是个重包装的旧文,祥情可登: www.jingluo.cn    网上了解更多关于利用经络现象发展中医之法!


txjyl1952 | 2014-5-1 1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手一抖,钱钱到手!
改英雅 | 2014-5-1 1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骷髅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尹牟负 | 2014-5-20 01: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内容了,懒得回复了都~
小李飞刀 | 2014-7-4 01: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楼主在,论坛的明天必将更好!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
duxjb | 2014-8-29 10: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深秋的花蕾,在无尽的虚空下随风枯萎,片片飘落,如梦的碎片,那样的银白、轻盈,那样的娇艳、轻灵----纪念我的头皮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