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儿科
›
火烧“角孙穴”治痄腮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火烧“角孙穴”治痄腮
[复制链接]
1192
|
6
|
2012-6-14 18: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冬春二季,以儿童和青少年最为多见,延误治疗时间,或治疗不正确,往往引起并发症。
祖国医学有“痄腮” 、“腮肿” 、“虾蟆瘟“等名称。病因多言感受风温邪毒,病机有言阳明风热者,有言阳明胃热者,有言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壅阻于少阳经络者,有言少阳风热者等不同。在治疗方面,内服则有普济消毒饮、柴胡葛报汤、四顺清凉饮、银翘散、荆防败毒散等不同;外敷,则有如意金黄散、紫金锭、青黛粉、赤小豆、仙人掌、天仙子等不同。亦有用灯芯一根蘸油烧着,于虎口之下寸许,手背微窝处烧一下,或烧少商穴。这些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使初学者不知所择。
本病是感受时令湿毒秽浊之气,病变部位在少阳经络。《灵枢 经脉》篇云: “三焦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胆足少阳之脉……下耳后,循颈……加颊车,下颈”,指出少阳经脉循行腮部。因邪气侵入少阳经络,郁结不散,气血阻滞,所以出现双耳下腮部漫肿坚硬,多伴发热恶寒,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治疗上, “火郁发之”, “透邪于外”。初起切忌过用寒凉药物,以免邪毒内陷陨阴,因少阳与厥阴相表里,治之失法,故邪气容易内陷。陷入手厥阴则出现头痛、嗜睡、甚至昏迷;入足厥阴则发生睾丸红肿疼痛或小腹疼痛。
常用灯火烧“角孙穴”,或内服人参败毒散治疗本病,无不得心应手,且无内陷手足厥阴之弊。
灯火烧“角孙穴”方法: 首先在病者的患侧耳尖正上方颞侧需页部入发际之处,剃去直径一公分的头发,将患侧耳朵对折,其顶角与之对应处,即“角孙穴”的部位。用钢笔点定。然后将一根约二寸许的灯芯蘸上香油或菜油(凡是食用的植物油均可,灯芯浸于油内一寸左右),点燃沾油的那一端, 以手执之,迅速点触在“角孙穴“ 的皮肤上,一触即启,当灯火点触“角孙穴”时可听到清脆的“啪”声,这才认定是完全成功的。如无响声,可点烧第二次。如果两侧腮腺同时发病,则以灯火点烧两侧的“角孙穴”。一般说来,此病在治疗的第二天,即可明显好转或痊愈。倘若在灯火点烧的部位上发生疼痫、出现轻皮烧伤或引起水泡,过l-2大会自行消失,无任何副作用。
用灯火烧“角孙穴”的方法,能使百分之八、九十的患者痊愈。对于某些无效的患者,认为不可再行此法。应立即内服人参败毒散加减,如身体健壮者,去人参,表证明显者,加荆芥、防风、牛子;热象明显者,加银花,连翘;肝胆郁热者,加青蒿、夏枯草等等。总之,宜透邪外出,不可苦寒壅遏生发之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tfup4642
|
2014-4-21 13: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讲话,一见人多就结结巴巴,像羊拉屎一样,不合你的味道请多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ufSgK4
|
2014-8-1 09: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oeah6603
|
2015-1-21 05: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淘我乐khv
|
2015-7-25 14: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xcfmv
|
2016-3-2 21: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第一次听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uxjb
|
2016-9-21 0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走进中医
铿锵中医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