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复制链接]
查看3529 | 回复12 | 2004-6-19 19: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中芦苇在 2004/06/19 07:27pm 第 2 次编辑]

             妈妈病历(2004年6月19日)
性别 女  
年龄 54  
职业 家庭妇女  
婚否  已婚
身高  155
体重   48
肤色  黄
籍贯, 福建龙岩
曾居何地 福建三明某乡村
现居何地 福建三明某乡村
曾居地在过寒过湿之处
现居于河边

主要症状:
1)自汗。此症状最为严重,历时长达9年左右(风心病诊断之前即出现)。每每自汗一来,即意味着母亲的病又到了难以调养之境地。汗出前有潮热感,汗出位置多在脑门、前胸,其余部位亦有汗出,但量较少;后来又变成臀部汗出明显。汗味淡。汗出后,自觉全身毛孔悉数张开,冷风灌入,则全身肌肤发冷、发痛。常需随身携带毛巾。因此也容易感冒,经常在汗出后即感鼻塞、头重,全身不适感明显。不久前服用一中医止汗方之后,症状减轻,但每日微汗仍然不断,全身不得干燥舒爽。
2)双下肢酸痛。症状长久。初,双下肢酸痛犹如长期浸于雪水之中,冷透骨髓。今则时感双下肢骨头迸裂般,冰冻疼痛。盖被加衣无济于事。
3)恶风畏寒。症状长久。炎炎夏日能着至少二件单衣、长裤。双下肢则需加毯子等物以防风寒。怕冷水。从来不吹电扇。天热无感觉。目前如果与其同床,可感觉其身上有热气,但患者睡眠时需要盖棉被。
4)胸闷身紧。总觉得全身被东西捆绑,不自在,紧绷感。(此症状出现在近十来日间)
5)胃口差。今年二月起发病,至今胃纳要比原来相差许多。
6)精神倦怠,全身乏力,懒言。
7)感冒症状频发。鼻塞、声嘶。时常发作,汗出后更易出现。
8)失眠。十几年来,入睡困难、睡眠浅。每天只得二三小时浅睡。如果入睡,则往往梦多、梦长。
9)健忘、多疑。

发病经过: 1997年春季,感冒劳累后出现剧烈咳嗽,病情转重以至卧床不起,经X片、彩超、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风心。此前,常突然晕厥,自行转醒。不堪体力体力活,常卧床难起。
诱发疾病的明确原因为长期居于水边潮湿之地。生孩一月,下地寻猪草、月子里,睡在刚铺完水泥的房间里。另每每春季时病易复发加重
发病时间约有20余年,近10年来生活质量差。
年轻时不慎自行流产一次,引起大量失血
现所患病之西医病名:风湿性心脏病(二关瓣狭窄、主动脉瓣闭锁不全,行过手术)、萎缩性胃炎、颈椎病、骨质疏松
面色:黯淡无华、黄
面部皮肤:细腻
眼象:有血丝、絮状物
舌象:舌较无血色、舌体偏瘦、舌边无锯齿状齿痕、舌苔色白、苔稍显厚
脉象:无力、缓沉(不太确切)
全身寒热情况:畏寒,与季节无明显关系
出汗情况:自汗,与活动关系不明显
耳:听力下降
目:干涩、昏花、用久疼痛
口:干、口中津液少、异味重
鼻:双侧常因感冒而鼻塞
胸:闷
心:烦、悸、慌、紧、痛、偶有跳快
胃:萎缩性胃炎
头:有时晕、麻、昏
肩:痛
腿:痛、酸、凉、僵
膝:痛、凉
饮:不喜饮、喜烫、酸、甜
食:量少,喜米饭
饮食: 胃纳差。饭量为一小碗。喜干饭。无饮食嗜好。
睡眠:失眠,难以入睡,睡眠浅,睡眠每日约二三小时,最多四小时。多梦,梦长,常梦见已逝之人,梦见自己处于潮湿低矮之房前;梦见婚恋等事。
大便: 粘、有时稀溏、一日一次。
小便:次数多、量少 色赤、
性欲(淡,无性欲,性欲低下,旺盛,正常,过旺) 无性欲
月经:已绝经6年。
白带: 量少、色黄、无味
4、身体和心理的不适症状包括:
自汗、双下肢酸痛、怕冷、怕风、气短、心烦、乏力倦怠、少气懒言、胸闷、身紧、站立觉累、失眠等
5、七情何种最重: 思虑

以下为母亲历年来药方中,所能搜集到者。录出,以供参考。大多数药方未做记载,已丢失。
1、2000年6月3日中药方,服后无效
生黄芪20g 桂枝6g 乔麦15g  威灵仙10g  白术10g
防风6g 炙甘草5 g 石斛10 g 淮山12g
2、2001年6月27日中药方,该方服用后无明显感觉,不好不坏   
淮山15g 竹茹10g   枸杞15g  麦谷芽(各)10g
山楂6g   黄苓 5g  菟丝子10g
3、2001年7月份所用中药方,为一河南中医所开,服用后稍见效
西洋参15g(炖服)、麦门冬20g  五味子10g(捣)、制附子15g(另包先煎30分钟)
  桂枝15g  炒枣仁30g、 紫丹参30g、三七粉30g(冲服) 生黄芪30g、白茯苓15g、白茅根30g、 泽泻15g、砂仁10g(后下)、炒麦芽20g
4、2001年所用药方,仍为河南中医所开,用后稍见效果
西洋参6g、麦门冬20g  五味子15g   生黄芪30g、 党参20g、桂枝15g、炒麦芽20g、丹参30g、三七5g、桑白皮15g、炒枳实15g、全括萎30g  砂仁10g
5、2001年所用药方,为网上一专业中医所开,用后稍见效
生黄芪30g  党参15g 炒白术12g  当归12g  制附子9-15g 桂枝6-9g  干姜6-9g  茯苓15g 灸甘草15g  柏枣仁各15g 五味子12g  麦冬12g 川芎9g 丹参30g 黄连9g 五灵脂12g  天麻9g   赤白芍各15g (附子、桂花枝、干姜用量从小量开始,逐步增加药量)
6、2002年所用药方,为河北邯郸某藏医所开,服用期间人甚倦怠无力,但用后2003年一整年间身体情况为几年间最好水平,直至今年春上再度转衰。
附子25  龟板胶15 鳖甲9  寸冬15  五味子6  生地60  路路通3 丹参15  丹皮9  羚羊角15、郁金15  白术6  五灵脂15 玄参30、 苦参15、黄连15、黄苓9、黄柏15  知母6、l鹿角胶15  益母草9、三七20、水蛭30、血竭15、土元30、焦三仙各15、杜促15、首乌15、川断6、生大黄15、葛根15、芦根6 白苇根3  春根皮15  银杏叶15、  柳根皮(枣大)10块 各蜜作丸9克,早晚各一丸
7、2004年所用药方,均为当地同一中医所开,此人从医几十载,病人极众,但起效慢,稍有好转,无显效,症状此伏彼起,难以评价。服药期间,遵嘱只食用瘦肉、小白菜、鸡蛋、空心菜,鱼腥、刺激、面食、牛奶、水果等一律禁绝。下录方子有打问号者为不可确定药名,仅供参考。
1)黄芪7g 杏仁5g 薄荷4g 法半夏8g 茯苓15g 防风3g 连翘7g  生麻(?)3g 土茯苓15g  桑寄生12g 合欢皮9g 苍术6g 薏米8g 牛膝7g 柴胡15g  甘草4g
2)(前面三味无法辨出)太子参12g  土茯苓10g、桑寄生20g、苍术6g  法半夏8g、防风5g 薏米8g  牛膝7 g
3)陈皮4g  党参12g  茯苓15g 柴胡4.5g 白术9g  鸡内金5g  薄荷4g 红藤5g
土茯苓10g  桑寄生12g  天神肉(?抑或为神曲?)10g 辛夷(?)5g  
麦谷芽(?)各9g 法半夏8g 连翘7g
4)防风5g 黄芪15g  白术9g  太子参12g 柴胡4.5g 生麻3.5(?)g土茯苓10g
桑寄生12g  红藤4.5g   连翘7g  炙甘草5g
5)太子参12g   麦冬9g   五味子3.5g  柴胡4.5g  茯苓15g  
黄芪15g  防风4.5g  薄荷4g  桑寄生12g  灸甘草5g
7、2004年5月26日起所用方剂(一云南中医所开)
1)熟地黄15克 山药20克,山茱萸60克,枸杞子15克,炙甘草30克,杜仲20克,制仙茅40g,
益智仁20克,巴戟天20克,补骨脂(破故纸)60克,淮牛膝20克,仙灵脾(淫羊藿)20克,
干姜60克,吴茱萸20克,白术30克,红参10克,五味子40克,生龙骨、生牡蛎(打碎)各30克,
黄芪40g、肉桂(药起锅前三四分钟打碎放入)20g,此剂服用后浑身畏寒症状稍减,但服用后胃气极弱,出现怕油气、恶心等症状)
2)香砂养胃丸(因服用上述汤剂出现怕油气、恶心等症状,予服用此丸药)
3)养胃散汤剂(服用后胃部症状消除)
4)止汗汤 方用黄芪、五味子、桑叶等(因该中医叮嘱此方为祖传秘方,不欲轻易示人,因此不写出剂量)此方服后自汗症状改善,一度完全停止自汗两天,但此后又出现微汗不断,再服此剂,则全身紧绷感明显,遂停服。
5)六味地黄丸配服鱼鳔补肾丸、附桂理中丸。(服用两日,感觉浑身身紧、胸闷不适,遂停药)

食补食品:龙眼肉、黄芪炖肉、鸽子、满月兔  鹿茸、西洋参、太子参、大枣等,除西洋参之外,其它食物食用之后感觉对症。

   母病多年,身体衰微,为女年年奔走,劳累交困,但病不见好转。西医诊其病,认为风心经手术治疗,已达最佳状态,不该如此衰弱。又怀疑有铅中毒,经查也排除。
  唯有处处寻找中医调养,期待母亲能有云开见日之时!盼良医!拜谢!




川银花 | 2004-6-20 22: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心阳虚,感冒好后请试服:人参15 麦冬15 北五味子10 黄芪30 白术15 桂枝10 附子12(先煎半小时)
枣皮12 丹参30 浮小麦30 煅龙牡各20 炙甘草10 。水煎服三剂。仅供参考。
风中芦苇 | 2004-6-21 21: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非常感谢!
陈新华 | 2004-6-23 10: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看有些用药也不错。好的方要守一些时间。有时间可帮你母看一下。但近来不在三明。
浅滩无鱼 | 2004-6-30 10: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在吃药同时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
silence | 2004-7-4 12: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心脾陰陽兩虛
我覺得應先健脾去濕
zjc888465 | 2004-7-25 17: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脾土中虚至极,用药宜轻灵。用黄芪建中汤:黄芪30当归10桂枝18白芍25生姜12大枣10枚炙甘草10饴糖30日一剂,早晚服。
摇铃郎中 | 2004-7-27 09: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请问患者是否是“年轻时不慎自行流产一次,引起大量失血”后,开始身体虚弱的?这也可能是现之症状的一方面,请发贴者将此情况问清后发出来
SKY359990533 | 2004-12-11 16: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可能为湿气盛,湿气困阻,阳气不能散布,则肢寒畏冷,湿性下趋,故下肢犹甚;湿郁化所热,热气上冲,则上半身汗出;湿困脾胃,故不欲食,痰热扰神,则不欲眠;久湿伤阳,故肾阳虚,一身阳气皆虚.
治疗可先祛湿清热,自汗减少之后,再慢慢调补气阳.
具体治法,江苏,浙江多名医,何不去中医学院专家楼看看.
yang2cf | 2004-12-12 15: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沉疴难起盼良医

建议在 zjc888465 方子上加大量活血化淤药和桂支附子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