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精诚网诊疗基地
›
男科病治疗中心
›
人参蛤蚧散合方解喘咳反复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人参蛤蚧散合方解喘咳反复案
[复制链接]
188
|
0
|
2019-8-27 16: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刘某,男,69岁,2011年2月5日诊。
主诉:气喘10年余,伴心悸、眩晕7年余,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喘咳反复发作10年余,每遇感冒(冬春两季)发作为甚。屡经中西医治疗,自觉症状时好时坏。近几年渐渐出现心悸,眩晕乏力,下肢水肿。曾在内蒙、北京的医院诊断为“肺心病、风心病、脑梗”。虽对症、抗炎、改善心脑微循环治疗,但效果欠佳,近2周再发。
刻诊:喘促,心悸眩晕,动则喘悸,痰多泡沫,胸闷如窒,难以平卧,下肢水肿,少尿,乏力,唇甲紫绀,舌质紫暗,苔白滑,脉微结代。
实验室检查: WBC:10.19×109/L,B超:“肝内胆管结石,前列腺肥大;风心病,二、三尖瓣轻度狭窄,重度返流,主A瓣返流,颈A硬化并斑块形成。”ECG:“房颤,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心率100次/分”。颅脑CT:“右侧尾状核腔隙性脑梗塞”。肺CT:“慢支、并双下肺炎症,双肺轻度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西医诊断为:1.慢支、肺气肿、肺炎;2.风心病;3.脑梗;4.心力衰竭。中医诊断为:1.喘证;2.心悸;3.眩晕;4.中风;5.水肿。经一周治疗,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遂邀笔者会诊。
本例喘、悸、眩、肿四症并存,其多由肺气闭塞,肺肾俱虚,气道不利,升降出入失司而致。唇面青紫,乃肺失治节,肺气失畅,心血失常,百脉瘀阻,故见唇甲青紫。肺气阻遏,血脉瘀滞,邪毒外犯,瘀水互生,上凌心肺,蒙蔽清窍,又见心神耗散,阴阳逆乱,故出现神昏、烦、悸、眩晕,痰壅等症。
五脏所伤,穷必及肾,肾阳亏虚,气逆水犯,复见喘、咳、惊悸,痰多泡沫;内停痰瘀,兼见下肢水肿,颜面、口唇、爪甲紫绀。因此临床必须祥审脉症,细察病因,准确辨证诊治,急救处理,方为上策。
笔者详审脉辨症证为肺肾两虚,水气凌心,心脉瘀阻,瘀水阻闭,上蒙清窍。虽杂症并存,但病机归一。治以补益肺肾,益气固本,活血通脉,化痰开窍。方用人参蛤蚧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西洋参15克(冲服),蛤蚧粉6克(冲服),桑皮30克,炙甘草10克,杏仁10克,茯苓50克,川贝粉10克(冲服),知母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赤芍20克,牛膝15克,当归30克,生地30克,柴胡15克,枳壳15克,桔梗10克。另:竹沥膏10ml化水送服,水蛭粉6克,麝香0.3克冲服。
上方服用7天,喘、悸、晕、乏力、下肢浮肿,均显著改善。
药已中病,守方继服。唯用竹沥膏15ml化水,送服西洋参15克,蛤蚧粉6克,川贝粉10克,水蛭粉6克,三七粉4克。余药均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共计治疗2周。自觉症状平稳出院。时至今日状态良好,未再住院。
按 :人参蛤蚧散补益肺肾,扶元固本,纳气平喘,方中人参补肺益气,蛤蚧纳气平喘,桑皮、杏仁清肺通气,川贝、知母,定喘养阴,茯苓健脾利湿,脾健水湿自利;血府逐瘀汤,养血活血,通脉行气,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活血化痰;当归、生地养血活血,使瘀祛而不伤正,柴胡、枳壳、桔梗疏肝理气,使气行血顺,痰气利爽。配伍竹沥膏、水蛭、麝香豁痰活血,醒脑开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新闻中心
会员之家
妇科病治疗中心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风湿病治疗中心
妇科病治疗中心
男科病治疗中心
结石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