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外科
›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
[复制链接]
81
|
0
|
2019-8-27 17: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带状疱疹是由感染水痘B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俗称的“蛇盘疮”、“串腰龙”、“缠腰龙”、“缠腰火丹”等范畴。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性疼痛非常折磨患者,而且有相当部分患者会在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遗留神经性疼痛。这一疼痛令人难以忍受,甚至度日如年,许多患者到处求治却始终不能减缓或摆脱这种疼痛。然而,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徐小云却有一手秘技,能治疗和减缓这一顽疾。
徐小云介绍,当人体免疫力因病、压力或疲劳而减弱时,潜伏在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就会引发带状疱疹。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变弱,因此50岁以上中老年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发病率较高,后遗神经痛也更重。带状疱疹的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大多发生于脸部或沿身体的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也可出现在腿、颈、胸、肩膀、腰、身体躯干和背等部位,并伴有明显神经痛、发烧、头痛、寒颤和胃部不适。最初的症状为成簇的丘疱疹和水疱,几天内增多,疱壁发亮、疱液透明并呈成带状排列,与神经分布相一致,可绕着身体走行大半圈,感觉就像一条金龙缠在身上一样,所以有上述种种俗称。
徐小云介绍,带状疱疹可持续2周至4周,皮疹痊愈后,由带状疱疹引起的后遗神经痛表现为灼痛、抽痛、刺痛、闪痛或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重,有的患者痛得晚上无法人眠,白天也疼痛不止,无法正常生活。有些患者形容痛楚犹如火烧、针刺般,非常可怕。特别是老年患者,疼痛程度更为严重,持续时间更长。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正气不足,外感毒邪,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剧烈疼痛。余毒邪气羁留、气血经络阻隔为病机关键。
徐小云指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大多为发病后治疗不及时,或误治、失治,病机为湿热余毒未尽,日久化热生毒,淤阻络脉,而脏腑组织代谢废物不能通过络脉排出,毒素积蓄更加损伤络脉。再者,患者正气不足、气血失和、阴阳失调,以及自身免疫力低下亦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重要因素。治疗应以扶助正气为主,辅以清除余毒,理气化淤通络。在总结临床经验基础上,徐小云形成祛风活血止痛内治1号、2号方——
疱疹1号方,由紫苏或荆芥、桑叶、板蓝根、忍冬藤、葛根、当归、赤芍、川芎等组成,有祛风、解毒、养血功效。适合初期形寒发热一侧出现丘疱疹且肤红呈带状分布,并伴部分皮肤阵发性、痉挛性疼痛的患者。
疱疹2号方,由羌活、独活、槲寄生、络石藤、鸡血藤、首乌藤、川芎、当归、茯苓、炒白术、炒白芍、川楝子延胡索等组成,有养血活血之功效。适合后期有局部皮肤丘疱疹消退,但疼痛仍在,甚至皮肤奇痒难忍的患者。
徐小云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辨证加减1号、2号方,并辅以百年承传的秘藏“疱疹散”外敷,一般初期轻症者经过1个月-2个月的治疗,患处皮肤疱疹逐渐消退和干燥结痂、脱屑,刺痛、烧灼感等症状随之减轻并逐渐消失而愈。他强调,重症者需要较长时间持续治疗,必须让神经系统康复,才可获得控制病情、减轻疼痛和缩短病程的效果,否则疼痛不会消除。至今,已有近3000例患者经过他的治疗而获得理想效果。
徐小云特别提醒,带状疱疹应及时医治,有效处理,否则病情会演变为慢性疼痛。他就曾接诊和治疗过许多疼痛持续数年甚至20多年的患者。所以,一旦出现带状疱疹,患者必须立刻就医治疗,如果拖延3个月以上再来求治,治疗就会非常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社区管理
黑巧克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