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外科
›
黄连茯苓汤治疗湿疹病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黄连茯苓汤治疗湿疹病案
[复制链接]
126
|
0
|
2019-8-27 17: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陈无择《三因方》黄连茯苓汤,本为六丙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水胜土复所立之方,而细细玩味文中二则病案,一成人,一小儿,发病时、加重时、迁延时、就诊时,都不离少阴君火。细读龙砂医家缪问对黄连茯苓汤的方解,缪问强调了运气病机之“寒盛火郁之会”,方义之“专利水清热”,则黄连茯苓汤之治少阴君火病机,不言自明矣,故用之多效。
乙未年运气方于内外妇儿诸科疑难杂症,甚至危重症救治中的显著疗效已屡见报端,笔者学用紫菀汤、备化汤等乙未年运气方于儿科临床,亦每获奇效。2016进入丙申年岁首,连遇两则首诊失治的湿疹病案,去年临床常用多效之方,今却全然无效,百思莫解。困顿之下,试用丙申年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不意药到病除,拨云见日。现将此二则病案记录于下,附加个人浅薄心得,以期抛砖引玉,通过讨论,加深对黄连茯苓汤和三因司天方临床应用的认识。
【病案一】
赵某,男,59岁。2016年2月11日初诊。
患者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两年内,患者先后反复数次门诊、住院治疗,静脉及口服抗炎、抗过敏药物不可计数,外涂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卤米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各种中西药剂,甚至形成静脉点滴激素依赖,亦曾多方问诊于中医,服中药近百剂,但均无明显效果。因听闻笔者治愈小儿顽固性湿疹,遂来儿科门诊求治。刻诊患者全身密集黄豆大小红斑、丘疹,背部尤重,表面多有溃破及大量鳞屑附着,抓痕明显,全身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剧烈,入夜尤甚,辗转难眠。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滑。诊断:湿疹。
笔者尝读顾植山教授临证医案,凡症见风疹燥痒者,喜用当归饮子加味,窃闻同门临证摹仿,皆多速奏功。笔者去年师法学步,收效甚著,未曾失手。察患者既往病史及刻下证候舌脉,不禁暗喜,此非为营虚卫伤、风热内蕴之当归饮子的证何属?自谓成竹在胸,便从容遣方,期覆杯而愈。
处方:西当归15克,干生地15克,北口芪15克,炒白术15克,大川芎15克,白蒺藜15克,西防风15克,制首乌12克,荆芥穗12克,生甘草9克,紫草根10克,土茯苓12克,粉丹皮6克,薏苡仁15克,5剂,每剂水煎成3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日1剂。
二诊(2016年2月16日):患者述皮疹继有新萌,此起彼伏,诸症一如既往,未见逆转,且近日腹胀不适,大便失调。笔者闻已便惑,当归饮子,屡试不爽,为何此例竟无寸功,莫非辨证失当?
细察患者新疹略带水泡状,舌苔较前更加厚腻,脉滑数,酌改用芳香化湿、清利湿热之自拟方,惴惴然以期改观。
处方:广藿香10克,苏叶梗(各)10克,川黄连6克,白僵蚕10克,净蝉衣10克,干生地30克,川厚朴10克,制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绵茵陈15克,西升麻10克,炒枳壳10克,炙甘草10克,嫩青蒿(后下)15克,5剂,每剂水煎成3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日1剂。同时予淡黄芩、川黄柏、生甘草各30克,日1剂,煎汤放凉冷敷患处一日数次。
三诊(2016年2月22日):患者仍述症状如故,唯洗剂冷敷暂有些许止痒效果,夜间瘙痒转为阵发,虽能勉强入睡,但痒甚时仍有惊醒,一夜数次。常规辨证,内服上方,似亦无功。
正愁眉不展时,忽忆顾植山教授讲座中曾述及,北宋苏东坡用偏于香燥的圣散子方治疫效果非常好,但金元以后,用圣散子方多无效,当时刘完素的解释是“此一时,彼一时,奈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前用当归饮子有效,今则无效,难道也是此一时彼一时?
又再详加问诊,患者2014年(甲午)2月初起皮疹,是岁少阴君火司天;2015年(乙未)5月后明显加重,时恰值二之气少阴君火客气加临;此时就诊,又属丙申年初之气客气少阴君火时段。《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此患皮疹瘙痒,病机十九条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张介宾《类经·疾病类·一》注曰:“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也。”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为丙年水运太过“邪害心火”所设,尤适用于丙申年“少阳在上”,“寒盛火郁之会”(见龙砂医家缪问有关黄连茯苓汤之方解)。
道理虽通,但疗效究竟何如,未见临床实例,心中无底,蹀躞不下。然既无方可用,抱着不妨一试的想法,遂处方如下。
处方:川黄连10克,赤茯苓12克,麦门冬12克,车前子(包煎)10克,细通草10克,炙远志10克,法半夏10克,淡黄芩10克,生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广藿香10克,制苍术10克,建泽泻6克,生姜片3克,大红枣5克,5剂,每剂水煎成3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日1剂。
四诊(2016年2月27日):患者喜述几无新疹出现,瘙痒明显减轻,发病加重至今年余,首次一觉天明。药既中的,遂守方再进,予上方续服5剂。
2016年2月29日电话随访,皮疹大部分结痂,瘙痒症状大为减轻。丙申运气方黄连茯苓汤不负所望,斩获首功,消其痌瘝,长吾志气!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屋里的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