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精诚网诊疗基地
›
肿瘤治疗中心
›
曾定伦自拟肤光净皮肤瘙痒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淋巴及血液系统肿瘤]
曾定伦自拟肤光净皮肤瘙痒
[复制链接]
173
|
0
|
2019-8-27 17: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曾定伦,1947年生,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主编学术专著1部,专利2项,取得重庆市中医药科技成果8项,从医40多年,对内科、妇科、儿科及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决明25克,草决明25克,黄柏12克,白芷12克,苦参15克,白鲜皮20克,浮萍30克。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痤疮、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牛皮癣、疱疹等)症见皮肤瘙痒、伴见点片状红色斑丘疹、渗液,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苔腻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辨证为风热外束、湿毒内蕴者。
用法:上方共计九味,加冷水以盖过药物为度,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改文火煎煮25分钟,煎煮3次,去渣取汁600毫升,每日1剂,分别于早、中、晚饭后1小时温服,每次200毫升。
方解:皮肤病常见且多发,临床表现多样,其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外因两类。外因主要是风、湿、热、虫、毒;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禀赋不足等。其病机主要因邪毒结聚、脏腑失调、气血不和,而致生风、湿、燥等,终而致瘀、致虚、化热(火)、伤阴等。因巴渝地处丘陵盆地,两江汇合之处,气候多潮湿,而饮食方面,无论男女童叟,饮食习惯多喜食极辛极辣,故临证所见皮肤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复感外邪,使毛囊闭塞,内热不得透达,致使血热蕴蒸,或肺经蕴热,外感风邪,或脾胃湿热,内蕴织蒸而成,故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为治疗原则。
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为清热解毒之良药,为君药;石决明和草决明清肝泻浊,白鲜皮和苦参清热燥湿,黄柏清利下焦湿热,共为臣药;浮萍性寒,有祛风清热之功,宋代有“去风丹”之称,为佐药;白芷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有美容功效,为佐使。
加减运用:风盛瘙痒者加蝉衣、防风、荆芥祛风止痒;湿盛伴见渗液者,加苍术、白术、陈皮、茯苓、薏苡仁健脾燥湿;热毒较盛者加紫花地丁、蒲公英、黄芩、鱼腥草、败酱草等泻火解毒;病程长、慢性皮肤病兼血瘀者加桃仁、当归、紫草、全虫粉、蜈蚣活血化瘀、搜风通络;热盛伤阴者加乌梅、生地、丹皮、知母滋阴清热;脾胃虚弱者加鸡内金、甘草、砂仁固护中州。
注意事项:调畅情志,合理饮食,忌食辛辣酸冷之品,禁食花椒、胡椒、葱、姜、牛羊肉等温燥之品,平日洗脸、洗澡避免使用香皂,注意水温以免刺激皮肤,作息时间规律。另外,脾胃寒凉、大便溏者及阳虚者慎用,年老体弱者酌情减量,随症加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风湿病治疗中心
妇科病治疗中心
男科病治疗中心
结石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