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儿科
›
这些儿科“神药” 没传说的那么神奇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这些儿科“神药” 没传说的那么神奇
[复制链接]
47
|
0
|
2019-8-27 17: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随着网络的兴起,不少人生病后都会通过网络“自诊”,然后自己到药店买药。以下就是一些在妈妈们之间口碑相传的儿科“神药”,据说疗效显著,这些药真有这么神奇吗?
保婴丹
【成分】麝香、牛黄、梅片、珍珠、金礞石、硼砂、琥珀、麻黄、胆南星、天竺黄、重榴根、防风、法半夏、川贝母、淡全虫、黄连、羌蚕、郁金、薄荷、天麻、蝉蜕等。
【功效】疏风清热、化痰定惊,适用于痰热内闭、外感风寒引起的面赤耳热、痰多气促、腹痛吐泻、夜啼易惊等症。
【点评】保婴丹由二十几味中药组成,药物成分多,且多数药物偏于苦寒,如用法不当可能造成腹泻,需要慎重使用。寒性体质的孩子不建议使用。
七星茶
【成分】(1)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2)衍生七星茶:麦芽、鸡内金、薏苡仁、山楂、赤小豆、淡竹叶、甘草。
【功效】两者均有开胃消滞、清热定惊的功效,均适用于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便短赤等症。
【点评】这两种七星茶都药性平和,副作用小,对于积滞热结、烦躁易惊的,可以选用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对于积滞湿热、舌苔厚腻的,可选用衍生七星茶。但面色萎黄、脾胃虚寒、不思饮食、大便溏者不建议服用。
开奶茶
【成分】薏苡仁、赤小豆、山药、茯苓、麦芽、白扁豆、葛根、淡竹叶、鸡内金、橘皮等。
【功效】健脾消食、祛湿清热,适用于小儿食滞、肠胃不适者。
【功效】从药物组成来看,选药比较温和,对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口臭、大便酸臭者可以适当选用,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七厘散
【成分】牛黄、麝香、全蝎、僵蚕、珍珠、朱砂、琥珀、钩滕、天麻、防风、白附子、蝉蜕、天竺黄、硝石、雄黄、薄荷、牛膝、甘草、冰片等。
【功效】清热、解痉、化痰,主要用于小儿急热惊风、感冒发热、痰涎壅盛等症。
【点评】该药对于痰热壅盛、发热惊风者有不错的疗效,但由于多数药物药性峻烈,应中病即止,不宜长期服用,另这些药物中多数性寒凉,久服易损伤脾胃造成腹泻,故寒性体质者不建议服用。
猴枣散
【成分】猴枣、猪牙皂、人工牛黄、细辛、珍珠、川贝母、琥珀、石菖蒲、朱砂、草豆蔻、人工麝香、硝石、冰片、白矾(煅)、甘草、全蝎。
【功效】清热化痰、安神消积,适用于小儿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痰鸣及不思饮食、烦躁易惊等症。
【点评】药物偏于苦寒,用法不当或用药时间过长可能造成婴幼儿脾胃虚寒腹泻,不建议家长自行服用。
八宝惊风散
【成分】天麻、黄芩、天竺黄、防风、全蝎、沉香、丁香、钩藤、冰片、茯苓、麝香、薄荷、川贝母、金礞石、胆南星、人工牛黄、珍珠、龙齿、栀子。
【功效】祛风化痰、退热镇惊,适用于小儿惊风、发烧咳嗽、呕吐痰涎等症。
【点评】从药物组成来看,质重苦寒,对于高热引发抽搐、惊厥有效果。但该药对于肝肾代谢功能未完全、平素脾胃虚寒体质的婴幼儿,可能会得不偿失,家长不应随便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布鲁菌病
新闻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医学视频
性病,艾滋病
肠炎,痢疾,疟疾
传统文化
尊生保健
男科病治疗中心
亮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