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外科
›
地骨皮治皮肤病经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地骨皮治皮肤病经验
[复制链接]
162
|
0
|
2019-8-27 17: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味甘性寒,入肺、肝、肾经。古医籍对此药凉血清热、泻火消炎、退蒸祛风功效有较多论述,《本草纲目》载:“枸杞滋阴不独子,而根亦不止于退热而已,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此皆三焦气分之药,所谓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世人但知用黄芩、黄连苦寒以治上焦之火,久服致伤元气,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本草备要》载:“地骨皮能退内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实不知。”《要药分剂》载:“地骨皮能治风者,肝肾同治也,肝有热则自生风,与外感风不同,热退则风自息。”《藏府药式补正》载:“地骨皮能凊骨中之热,泄火下行。”据其功效,临床中治疗某些皮肤疾病,以此药为主,内服外用均可,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荨麻疹
临床表现:周身瘙痒,搔抓后起较多红色丘疹条状团块,愈抓愈多,呈现时肌肤有热感,时起时消,烦躁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处方:地骨皮30克,生地15克,白鲜皮10克,浮萍6克,水煎服,日1剂。忌食腥辣之物。
瘙痒症
临床表现:全身皮肤瘙痒,搔后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晚间痒剧,觉身上发热,测体温不高,伴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地骨皮30克,知母9克,胡黄连9克,生地12克,白鲜皮9克,白蒺藜9克,水煎服,日1剂。
银屑病
临床表现:周身起较多约钱币大小红色皮损,覆有银白色鳞屑,干燥痒,触之皮损灼热。或口渴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数。
处方:地骨皮30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玄参12克,苦参9克,蝉蜕6克,水煎服,日1剂。
湿疹
临床表现:躯干四肢起散在红色皮损,有少许黏液渗出,边缘不清,灼热痒剧,反复而发,病程较长。伴口渴咽干,五心烦热,午后尤重,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
处方:地骨皮30克,生地15克,知母10克,石斛9克,胡黄连9克,白鲜皮9克,地肤子9克,水煎服,日1剂。
过敏性皮炎
临床表现:春夏季节,女性多发,表现为颜面潮红,灼热痒剧,得凉则舒,或有干燥不适感。
处方:地骨皮40克,白鲜皮20克,水煎约500毫升待凉,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日数次。
会阴肿痒
临床表现:会阴部红肿瘙痒,排除糖尿病、霉菌、滴虫性阴道炎等。
处方:地骨皮60克,蛇床子30克,水煎适量待温熏洗坐浴,每次20分钟,日2次。
结节性红斑
临床表现:双下肢发生数个约樱桃大红色皮下结节,疼痛,触之灼热。
处方:地骨皮60克,赤芍3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洗患处,日数次,日1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心之水选择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