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儿科
›
小儿多动症4验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小儿多动症4验方
[复制链接]
154
|
0
|
2019-8-27 18: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方一 十味温胆汤
药物组成 党参、熟地、五味子、杏仁、远志、半夏、枳实、陈皮、茯苓、酸枣仁。
制剂用法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适应病症 适用于小儿多动易惊,胆小怕事,坐立不安,注意力不易集中,伴有心悸健忘,睡眠不安,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或性格怪僻,自言自语;或冒险冲动等。
资料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1998年第6期,作者倪振华。
方二 健脾养心丸
药物组成 白术10g,云苓12g,大枣12g,龙骨12g,牡蛎12g,生地12g,白芍12g,地骨皮12g,鸡内金8g,甘草6g,胡黄连4g,浮小麦30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服6剂后上方加太子参、炙龟版各12g,用5剂的量研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10粒,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
适应病症 小儿多动症。面黄肌瘦,烦燥不安,喜爬好动,伴有纳差,口臭,便秘,少寐,盗汗,遗尿,舌红苔薄黄中厚,脉细滑。
资料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1998年第5期,作者李荣建。
方三 龟龙汤
药物组成 龟版、龙骨、远志、石菖蒲。
制剂用法 龟版酥炙,龙骨研末,放入鸡腹中煮1宿,将上四味等份为末,每次服3g,日服3次。或用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定。
配以穴位疗法,选用内关、太冲、大椎、曲池为主穴。有注意力不集中者配百合、四神聪、大陵;活动过多者配安神、安眠、心俞。选穴以少而精为原则,采用快速进针法,均用深针法,针刺后即用梅花针叩刺背部夹脊、膀胱经、督脉穴,以叩至皮肤潮红为度。隔天治疗,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适应病症 小儿多动症。
资料来源 《吉林中医杂志》1999年第1期,作者黄同伟。
方四 益智宁神汤
药物组成 熟地15g,黄芪15g,白芍12g,龙骨20g,五味子6g,远志6g,石菖蒲6g。
制剂用法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时间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6个月。
适应病症 适用于小儿多动不安,性情执拗,冲动任性,做事有头无尾,语言冒失,注意力涣散,伴有形体消瘦,面色少华,食欲不振,遗尿等表现。
资料来源 《湖南中医杂志》1999年第2期,作者杨丽新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肠炎,痢疾,疟疾
妇科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临床经验
患者心声
医学视频
风湿病治疗中心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