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妇科
›
药物外敷治痛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药物外敷治痛经
[复制链接]
191
|
0
|
2019-8-27 18: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传统中医理论对于痛经发病的认识可归纳为“不通则痛”。也就是说,痛经是由经期及经期前后的生理状态在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下,子宫胞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临床辨证以气滞血瘀、寒凝血瘀为最常见类型。采用中药外敷法治疗,简便易行,止痛效果立竿见影。
寒凝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月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感遇热(热敷)后有所缓解,月经颜色暗,或夹有血块,身体怕冷,双手或脚时常感觉到冷。
敷药方案:用吴茱萸药包热敷于下腹部。先将吴茱萸(150~300克)研成细末,以瓶封装备用。痛经发作时,取药末约30克,与适量凡士林一同放入微波炉或其他可加热器皿内加热,待凡士林熔化后,将吴茱萸粉末与凡士林充分搅拌混匀成膏状。然后取两块适当大小的卫生纱布,将混匀的吴茱萸凡士林药膏夹于两块纱布中,做成夹心面包状,外以塑料袋或保鲜膜包装。待吴茱萸药包温度适宜后,敷于小腹部,以疼痛最明显处效果尤佳。热敷时间以疼痛有所缓解为适度。另外,也可以用干姜粉或艾叶粉制成药包外敷,制作及热敷方法同上。
气滞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还可伴有抑郁或易怒等情绪症状。
敷药方案:云南白药膏贴脐治疗。取适量的云南白药粉剂,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在肚脐处,再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敷料,敷料上加放热水袋,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一换,连续3~5天。此法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资源
中医外科
古今医案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四大经典
声乐治疗
中西结合
走进中医
医学视频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