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妇科
›
妇科名老中医朱南孙的验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妇科名老中医朱南孙的验方
[复制链接]
163
|
0
|
2019-8-27 18: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加味没竭汤(又名化膜汤)
组成:生蒲黄(包)24g 炒五灵脂(包)15g 三棱12g 莪术12g 炙乳香、没药(各)3g 生山楂12g 青皮6g 血竭粉2g(冲服)
主治:妇女痛经,尤其膜样痛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
按:本方以蒲黄、血竭为主药,破气行滞,活血化瘀,月经间期起服,连服10帖,对膜样痛经有化散膜志和,膜散经畅,其痛自止。月经过多,蒲黄、山楂炒用,去三棱、莪术,加三七粉、炮姜炭、仙鹤草等,通涩并用,祛瘀生新。偏寒,酌加小茴香、艾叶、炮姜;热瘀互结,加蒲公英、红藤、地丁草、败酱草、柴胡延胡等。本方成药名:加味没竭片、痛经三号口服液(岳阳医院制)。
二、将军斩关汤
组成: 蒲黄炭(包)12g 炒五灵脂(包)12g 大黄炭6g 炮姜炭6g 茜草12g 益母草12g 仙鹤草15g 桑螵蛸、海螵蛸(各)12g 三七末2g(包吞)
主治:虚中夹实(血瘀)之崩漏
按:将军斩关汤由朱南山先生所创,小南先生承之,并撰文传之于后世,系朱氏妇科家传方。原方组成是:大黄炭3g 巴戟天18g 仙鹤草18g 茯神9g 蒲黄炒阿胶9g 黄芪4.5g 炒当归9g 三七末0.9g 红茶汁送服。全方“补气血而驱余邪,祛瘀而不伤正”,适用于虚中夹实之严重血崩症。宗原方之旨加减化裁,方中以蒲黄炭、大黄炭为君,蒲黄炭合炒灵脂(失笑散)祛瘀止血定痛,五灵脂生则活血,炒则止血,且能制约蒲黄散血之过。大黄炭“不仅无泻下作用,反而能厚肠胃,振食欲,并有清热祛瘀之力”,合炮姜炭,一热一寒,一攻一守,通涩并举。益母草伍仙鹤草,亦为通涩之帖,且仙鹤草乃强壮止血帖,通补兼施。茜草活血化瘀而止血;桑螵蛸配海螵蛸益肾摄冲;三七末化瘀止血之圣药,宗全方通涩并用,以通为主,寓攻于补,相得益彰,对于产后恶露不绝、徵瘕出血、崩漏不止属虚中挟实,瘀热内滞者,用之屡屡奏效。
三、健壮补力膏
组成:太子参 菟丝子 覆盆子 金樱子 桑寄生 五味子 石龙芮 仙鹤草
主治:肝肾不足,冲任虚损之崩漏、带下、闭经、月经不调、 不孕症、胎漏等症。
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肝藏血,罢极之本,肝肾乃冲任之本。肝肾虚损,则精血滑脱,带下绵绵,神疲嗜卧。本膏中太子参补气力薄,虚人为宜;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补肝肾,摄精气,固冲任;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石龙芮前人用于治疗脱疖肿毒、瘰疬病结核等症,予以补肾强壮之用;仙鹤草补涩之帖,属强壮性止血药,寒、热、虚、实之出血皆可用之。诸药配制成膏,药性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是虚损的日常滋补之帖。
四、怡情更年汤
组成: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 桑椹子12g 巴戟天12g 肉苁蓉12g 紫草30g 玄参12g 首乌藤15g 合欢皮12g 淮小麦30g 炙甘草6g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属肾虚肝旺,症见心烦易怒,烘热出汗,胸闷心悸,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脉细弦带数。
按:时值更年,肾气衰退,精血不足,阴阳失和,本方以二至丸为主,加巴戟、苁蓉、桑椹子滋养肝肾;紫草、玄参清肝降火,淮小麦、炙甘草健脾养心除烦;首乌藤、合欢皮解郁怡神。经前乳胀,加夏枯草12g 生牡蛎30g(先煎)等;汗出甚者,多加瘪桃干15g 糯稻根15g 麻黄根10g;血压高,头目眩晕者,加潼白、蒺藜(各)12g 钩藤12g(后下)或天麻9g。
五、促卵助孕汤
组成:潞党参15g 生黄芪12g 全当归12g 大熟地12g 巴戟天12g 肉苁蓉12g 石菖蒲12g 川芎6g
主治:不孕症,排卵欠佳、黄体不健者。
按:受孕之要,在于精、气、血、神充满协调而无疾。肾藏精,乃生殖之本,“结胎者,男女精血也。”清·张曜孙《产孕集》谓“孕者,始于神而终于形,……”、“两气相感,合而生神”。明·万全《户婴秘诀》也谓:“两情欣洽 ,自然精血混合而生子也”。古有“神交”之说。鉴此,本方以参芪四物加补肾药,再辅以石楠叶、石菖蒲、川芎3味醒脑怡情,共奏益气养血、补肾助情、促卵助孕之效。每于排卵前5天始服,连服12帖。嘱患者择期合房。
六、扁鹊三豆饮
组成:绿豆12g 赤豆12g 黑鲁豆12g 生甘草9g
主治:防治先兆子痫、暑疖,消除妇女面部色素沉着。
按:原方出自《儿科准绳·痧痘门》,用于稀痘清毒,有解毒消肿之功效。先祖南山先生早年应用本方治疗咽喉肿痛,脚气浮肿,痛毒热疮,食物中毒等症。朱师亦善用本方,原方加金银花、钩藤,则有镇痉消肿,清热安胎,尤宜子痫先兆期。服法可煎汤代茶,频频呷饮,并将煮烂的三种豆类拣出,空乃食用,增强利水消肿,补充营养之效。妇女面部黄褐色斑一般系由肾水不足、肝热偏盛所致,本方加生地、白芍等,有消斑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外科
寻医问药
针道天下
尊生保健
社区管理
中西结合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走进中医
中药方剂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