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外科
›
郭剑华手法治疗颈部伤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郭剑华手法治疗颈部伤筋
[复制链接]
141
|
0
|
2019-8-27 19: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编者按 郭剑华系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擅长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偏、截瘫等病症,疗效显著。本版今起将于每周三介绍其治疗筋伤验案,敬请关注。
10岁男孩患寰枢关节半脱位(颈部伤筋),症见左颈肩不适,频繁扭动颈项及抽动左肩,此乃筋骨错位、气血不和所致。借轻手法舒筋、理筋以放松颈项、肩背肌肉,予卧位定点旋转扳法纠正寰枢关节位置而获痊愈。本案重在先以手法轻按摩,令其骨和筋舒,再进行复位手法治疗,当“骨正筋柔”时,以轻柔推拿徐徐收功。
肖某某,男,10岁。2011年6月12日初诊。
因“左侧颈肩不适2月”就诊。2月前患儿不慎被书包撞击颈项,时未见明显疼痛,仅感到颈项左旋轻微受限,并未引起重视。1个半月前患儿家长发现其总是爱扭动颈项、上抽左肩,曾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经CR检查提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侧位片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间距离大于3毫米,开口位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离不对称,右侧较左侧略宽2毫米,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经卧位牵引及颈托固定治疗未见疗效。证见颈项轻度酸胀,间断性扭动颈项,上抽左肩,颈项俯仰、旋转功能正常,饮食、睡眠、二便正常。查:颈项左侧肌肉较右侧略显紧张,枕骨粗隆下1.0厘米及C2棘突左侧轻度压痛,未引出放射痛,颈项左右旋转、上下俯仰功能均正常。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此乃筋骨错位、气血不和所致,法当柔筋正骨,调和气血。予以TDP照射局部20分钟。轻手法舒筋、理筋以放松颈项、肩背肌肉后,予以卧位定点旋转扳法纠正寰枢关节位置,患儿平卧床上,以右手托患儿枕部,拇指顶住C2椎棘突右侧,左手握其下颌,轻度纵向牵引10秒,向左旋转头项同时右拇指推顶C2棘突向左,当闻及轻微弹响声时,停止手法治疗。每日1次。
6月15日二诊:患儿自诉左颈肩不适感消除,其家长诉近两日未见患儿频繁扭动颈项及抽动左肩。查颈项肌肉柔软对称,未引出明确压痛。考虑骨正筋柔,不必再采用旋转手法治疗,仅予轻手法放松局部即可。
随访3月未见复发。
按: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发病率高于成人,原因有三:一是儿童关节囊及韧带松弛,肌力弱,关节易于错位;二是儿童体质较弱,患感染类疾病机会多,病毒或细菌侵犯寰枢关节周围韧带,使之更加松驰,错位机会增加;三是儿童天性好动,关节活动超过生理极限的机会多。此类患者非重大外力所致,不合并骨断筋伤,多在颈部周围感染之后,加之坐姿、睡姿不良或突然转头而发病。因外力较小,故脱位类型为半脱位。寰枢关节的主要生理功能为旋转,错位多在旋转过程中发生,错位方式多为旋转固定。其西医治疗多以颈椎卧位牵引2~3周为主,虽文献疗效较理想,但治疗时间较长,部分儿童因年龄较小也不容易配合。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骨错缝”范畴,所谓“骨错缝”是指骨关节正常的间隙或相对位置发生了细微的异常变化,并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述之“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和缝者”。对于“骨错缝”的治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手法者,正骨之要务……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和缝,背膂始直。”《伤科补要》云:“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者骨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和筋舒。”故本例在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和筋舒,但病程较久者,一次复位往往不能成功,所以应多次进行复位手法治疗,其要点在于缓慢、持久用力,切勿使用所谓“闪动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当“骨正筋柔”则以轻柔推拿徐徐收功,切勿过多滥用扳法而造成新的损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医理探源
社区管理
中西结合
浪漫的小灰灰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