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外科
›
中药薰蒸法治面神经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药薰蒸法治面神经炎
[复制链接]
154
|
0
|
2019-8-27 19: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中医属“面瘫”,又称“口僻”、“口眼喎斜”。以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绝大多数为一侧性,通常为急性起病,部分病人在起病前几天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的疼痛。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明确,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病人因局部受风吹或着凉而起病,故通常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近年对本病患者进行检查中,发现其中1/3以上患者有一项或多项病毒抗体效价明显增高,提示与病毒感染有关。亦有人认为局部组织水肿可能是免疫反应所致。由此结果表明感受风寒、病毒感染、过度疲劳、心理压力过大等都是引起面瘫的诱因。
中医学对于本病的病因主要从正虚邪实方面论述。如《类证治裁》曰:“口眼僻,因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经脉。”可见正气亏虚是面瘫发病的前提。亦有外因致病说,如《诸病源侯候论》曰:“偏风口喎,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又曰:“口喎邪僻,是风入于颔颊之筋故也。”《灵枢·经筋》:“颊筋有寒则气急,引颊移口。”又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口喎候》:“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筋,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喎僻。”说明风邪袭络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由此可见,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祛风通络为治则。
根据面神经炎的程度不同,其预后也不同,约10%~30%的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联带运动、面肌痉挛、面肌挛缩、鳄鱼泪等,给病人的日常及社交生活都造成相当大的不良影响,因此采取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改善面神经炎的症状,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依据中医理论立法,针对面神经炎的病因、病机,根据药物性味、归经等特性,配以具有祛风通络之功效的中药方剂,从皮部论治以熏蒸方法给药,使药力通过热辐射的作用直达患侧面部,促进面部血管扩张,使新陈代谢愈加旺盛,有利于炎症、水肿吸收,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特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以白附子15克,僵蚕15克,全蝎15克,羌活15克,防风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伸筋草15克,延胡索9克,桂枝9克为熏蒸方,将上述中草药1剂浸泡半小时,加水煎煮后滤药汁1800毫升,置于中药熏蒸器容器中,接通电源预热,安排患者取坐位,纱布清洁患侧颜面皮肤后,将中药熏蒸器的喷头对准患侧面部乳突后治疗部位,距离30~50厘米,使药雾均匀喷洒于皮肤,时间20分钟,药温35~40℃。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中药熏蒸治疗时需注意:①明确熏蒸的部位,患侧面部及翳风穴处皮肤破溃者及亨特氏综合征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②掌握中药熏药的喷头与患侧治疗部位的距离;③掌握中药熏药器喷雾药雾温度,保持适当的距离,使药温度始终掌握在35~40℃。因为当皮肤受到45℃刺激时,开始有热痛感,大于45℃时不但痛感加重产生灼痛,还会引起组织不可逆损伤。④治疗过程中,注意对眼睛的防护(用七层以上纱布覆盖保护眼睛)。
中药熏蒸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始载于《五十二病方》,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稍后《黄帝内经》也记载:“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此中“渍形”即是熏蒸治疗。从晋唐起,中药熏药开始应用到临床各科,至明清,进入鼎盛阶段。现代的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汽雾透皮疗法,是一种利用药物加水煮至沸腾产生的气体熏蒸局部疾患处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熏蒸疗法作用的机理是借热力和药治的共同作用,通过扩张皮肤微小血管,加快血液循环,由表及里,在温热中实施治疗,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选用的中药熏蒸方以牵正散为主加减治疗,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善治头面之风;蚕、蝎之咸,可软坚化痰,更兼全蝎长于通络,三药共奏搜风通络之功。加之羌活、防风为辛温之品,能祛风散邪;加用当归、川芎养血活络,此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又川芎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之气药,可取其善治头面部疾患之功;佐以伸筋草舒筋活血;延胡索缓急止痛;桂枝解肌发表,疏散风寒。诸方合用,共奏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效。
中药熏蒸法在面神经炎的急性期即可使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能改善面部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提高面神经兴奋性,使面瘫症状得以缓解,且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社区管理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医理探源
岚峰pisce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